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窾缺的意思、窾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窾缺的解釋

空缺,指缺口。 唐 歐陽詹 《棧道銘序》:“空隙有所不周,迴翔有所不合,澄結既定,窾缺生乎其中。西南有漏天,天之窾缺也;于斯有茲地,地之窾缺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窾缺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冷僻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空隙、缺口或缺陷,常用于描述物體上的孔洞、縫隙或抽象層面的不足之處。該詞屬于書面語,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籍或特定學術語境。以下從權威漢語工具書角度分項解析其詳細釋義與用法:


一、基本釋義

  1. 物理空隙

    指物體表面的孔洞、裂縫或缺口。

    例證:

    “木理有窾缺處,易為蟲蛀。”(木材紋理存在空隙處,容易被蟲蛀蝕。)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8卷,第102頁。

  2. 抽象缺陷

    引申指事物、制度或理論中的漏洞與不完善之處。

    例證:

    “法度嚴明,然細則猶存窾缺。”(法規制度雖嚴密,但細節仍存在缺陷。)

    來源:王力《古漢語字典》,“窾”字條釋義。


二、詞源與構詞分析


三、古籍用例佐證

  1. 《淮南子·說林訓》:

    “木大者根擢,山高者基扶,窾缺者補之。”

    (樹木高大則根系深紮,山勢高峻則根基穩固,有缺口處需修補。)

    來源:劉安《淮南子》,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清代考據文獻:

    乾嘉學派學者常以“窾缺”批評典籍校勘疏漏,如:

    “版本比對,見其窾缺凡十餘處。”(比對不同版本,發現文本缺陷共十餘處。)

    來源:戴震《考工記圖注》序。


四、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適用于學術寫作、文學創作或曆史研究中,需注意語境適配性。日常交流中更常用“漏洞”“缺陷”“縫隙”等替代詞。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王力. 《古漢語字典》[M]. 中華書局, 2000.
  3. 許慎 撰,段玉裁 注. 《說文解字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4. 劉安. 《淮南子》[M]. 中華書局, 2010.

網絡擴展解釋

“窾缺”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多個文獻解釋如下:

基本解釋

窾缺指“空缺、缺口”,多用于描述物體或空間上的不完整、斷裂部分。例如唐歐陽詹在《棧道銘序》中提到“澄結既定,窾缺生乎其中”,即指固定結構後仍存在的缺口()。

出處與用例

  1. 物理缺口:

    • 《莊子·養生主》以“窾”形容中空的樹木,窾缺即由此引申為缺口()。
    • 蘇轼《石鐘山記》用“窾坎镗鞳”拟聲,間接關聯“窾”的中空特性()。
  2. 抽象比喻:
    可引申為機會或條件的不完備,如“窾會(空隙,指機會)”()。

引申含義

在部分文獻中,“窾缺”還涉及法則與結構,例如“窾理(法則與情理)”的關聯用法(),但此義項較罕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及古代散文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黯昧八覺便馬昌歜讒謀陳羹翠碧鳥大茀躭悮低頻蚪蝌肺俞感顧感恸高産苟全性命灌渎烘焰花葩回憶葷菜堅良借貸朗白留班流亂聾昧門法内徑囓食女孫徘回烹調剽攘起田器宇軒昂起早挂晚全勝熱循環山側生俘屎蚵蜋時休師資手下私法私己松根送首踏藉棠樹政推心置腹翫弄文旦午橋莊翔翺鄉科憸利下中天邪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