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林靄 ”。
“林藹”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林藹”與“林霭”通用,指林中的雲氣,常用來形容樹木間缭繞的霧氣或朦胧的自然景象。例如唐代陸海《題龍門寺》詩句“窗燈林靄裡,聞磬水聲中”便描繪了這種意境。
清代方文《禾塘訪麻孟璿村居》詩中“林藹拂簷牙”一句,亦以“林藹”表現霧氣輕拂屋檐的畫面。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屬于較書面化的表達,多用于文學作品或詩詞創作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權威詞典《漢典》或古籍原文(如唐代詩句)。
《林藹》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林木茂盛的樣子,形容樹木繁茂、綠意盎然。
《林藹》的部首是木字旁,由兩個部首構成。其中,林的筆畫數為8畫,藹的筆畫數為14畫。
《林藹》一詞由“林”和“藹”兩個字組成。林表示樹木茂盛,藹表示美好愉悅。兩字組合後,寓意在林木茂盛之處所帶來的美好幸福感。
繁體字中,《林藹》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林字的寫法與現代相似,由三個“木”字組成。藹字的寫法在不同的朝代可能有所變化,但基本保持“艹穴昔”字形。
1. 整個山谷被翠綠的樹林包圍,景色十分林藹。
2. 春天來臨,大地一片林藹,生機勃勃。
1. 林蔭:樹木茂盛的地方,給人提供陰涼的處所。
2. 藹然:形容溫和親切的樣子。
3. 藹藹:形容美好愉悅的樣子。
1. 蔥郁:樹木茂盛、郁郁蔥蔥的樣子。
2. 茂盛:植物繁茂、長得旺盛的樣子。
3. 綠草如茵:綠色的草地像毯子般茂密的樣子。
1. 草木凋零:植物幹枯萎敗。
2. 荒涼:形容長期無人居住或生機勃勃之地荒蕪、不毛。
3. 破敗:景象不好、處于破敗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