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楓木人的意思、楓木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楓木人的解釋

即楓人。《太平廣記》卷四○七引 唐 張鷟 《朝野佥載》:“ 江 東 江 西山中多有楓木人,於楓樹下生,似人形,長三四尺。夜雷雨,即長與樹齊。”參見“ 楓人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楓木人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指楓樹所化的精怪,屬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樹精形象。該詞源于上古傳說,典出黃帝擒殺蚩尤後,其刑具化為楓木并衍生精怪的故事。

例證:

《山海經·大荒南經》載蚩尤被黃帝所殺,"棄其桎梏,是為楓木",後世由此衍生"楓木成精"之說。

二、文化溯源

  1. 神話關聯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明确記載:"楓木,蚩尤桎梏所化…精魂不滅,謂之楓人。" 說明楓木人被視為蚩尤精魂的化身。

  2. 民俗象征

    在南方部分地區,楓木因秋冬葉色赤紅如血,被附會為"泣血之木",楓木人亦被賦予悲壯、不屈的象征意義。

三、語義演變

現代語境中,"楓木人"偶用于比喻性格執拗或經曆坎坷者,但此用法罕見于規範文獻,主要保留于方言或文學創作中。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4890-6)"楓木人"詞條
  2. 任昉《述異記》卷上(中華書局點校本,2019)
  3. 《中國神話傳說詞典》(袁珂編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4. 《方言與民俗語彙研究》(李錦芳,語文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楓木人”是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種傳說生物或自然現象,其解釋如下:

1.基本詞義

“楓木人”即“楓人”,指生長在楓樹下的類人形物體,常見于江東、江西的山中。其形态似人,高度約三四尺(約1-1.3米),傳說在雷雨夜會迅速生長至與楓樹齊高。

2.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張鷟《朝野佥載》,後被《太平廣記》卷四〇七引用。原文描述:“江東江西山中多有楓木人,於楓樹下生,似人形,長三四尺。夜雷雨,即長與樹齊。”。

3.形态與文化背景

4.相關詞彙

“楓人”在古籍中亦與“楓子鬼”等傳說生物關聯,均屬樹木拟人化的神秘形象。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太平廣記》或唐代志怪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艾炷坳泓報點報失長縻成好辭避得知地圖短袖發癫府君工科海男子橫标禾役疾兼容教父交作饑不暇食雞蟲得喪兢兢戰戰九仙紀要聚結距離理考鱗集臨組柳風龍戟冒當目光短淺濃繁迫晦巧便七口八嘴清哀棄外蝚蠕鋭冽傘頭三陽開泰上賓善棍深仇宿怨守母舒放庶品戍煙斯拉夫字母四亭八當唆擺鐵錯頹垣敗壁污殺烏托邦小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