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at] 木蘭木制造的船。這是文學作品中常用的對船的美稱
木蘭舟。亦用為小舟的美稱。 唐 許渾 《重遊練湖懷舊》詩:“西風渺渺月連天,同醉蘭舟未十年。” 宋 李清照 《一剪梅》詞:“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清 龔自珍 《過揚州》詩:“春燈如雪浸蘭舟,不載 江 南半點愁。”
蘭舟是漢語中一個富有詩意的詞彙,特指用木蘭樹木材制造的船,後引申為小船的美稱,常見于古典詩詞中,用以營造雅緻或離别的意境。
本義
指以木蘭樹木材制成的船。木蘭屬喬木,木質芳香堅韌,古代被視為制作舟船的優質材料。此義強調材質來源,如《述異記》載:“七裡洲中有魯班刻木蘭為舟。”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引申義
因木蘭舟工藝精美,逐漸成為“舟船”的雅稱,尤指精緻的小船。如柳永《雨霖鈴》中“留戀處,蘭舟催發”,以“蘭舟”指代離人所乘之船,賦予離别場景以典雅意象。
來源:《全宋詞》(中華書局)
“蘭舟”在文學中常承載離愁别緒或閑適泛遊之情。李清照《一剪梅》“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借“蘭舟”寄托孤寂;而“蘭桡畫舸”(李珣《南鄉子》)則表現遊賞之樂,體現其意境的多元性。
來源:《唐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因材質珍貴且與文人雅士關聯,“蘭舟”暗含高潔、清雅的審美取向,成為傳統文化中理想化舟船的代稱。
“蘭舟”最早見于南朝梁任昉《述異記》,記載魯班刻木蘭為舟的傳說。唐宋時期因詩詞廣泛使用而固化其文學意象,成為經典語彙。
來源:《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
參考文獻
“蘭舟”是漢語中一個富有詩意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木蘭木所制的船
源于南朝梁·任昉《述異記》記載,七裡洲中魯班曾用木蘭樹雕刻成舟,後成為文學中對船的雅稱。例如:
床的雅稱(較少見)
部分典籍提到“蘭舟”可隱喻床榻,但此用法在詩詞中較為隱晦,具體例證較少。
暗石艙面傳癖蹿房越脊大帛黛螺黨伐鬥湊渎職二竪豐侯鳳毛雞膽觀者如堵害肚曆昏擦剌江蟄叫苦連天交神駕轶假職稽拜鐍鑰浚利開膛恺悌君子铿锵有力蠟茶累旬林處士靈犀靈學立石起柳醁醑賣懵謾且盟好黏牡麑裘牛仔漂淪漂殺披謝樵風七重圍子濡尾三十哥上陵下替上庠梢人铩羽涸鱗審慎詩癫世望樹末所欽甜美微節仙陀鮮完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