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黏牡的意思、黏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黏牡的解釋

謂以饴黏在門闩上,以便開啟門戶。《淮南子·說林訓》:“ 柳下惠 見飴,曰可以養老; 盜跖 見飴,曰可以黏牡。見物同,而用之異。” 高誘 注:“牡,門戶籥牡也。” 章炳麟 《訄書·官統下》:“苟便於事, 跖 之黏牡, 越 人之不龜手,方傴僂以承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黏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古代文獻中有具體記載。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詞義解釋

“黏牡”指用饴糖(黏性糖漿)黏在門闩上,以便開啟門戶。其中:

出處與典故

  1. 《淮南子·說林訓》記載:

    • 柳下惠見饴糖,認為可用來贍養老人;而盜跖(古代傳說中的大盜)見饴糖,卻想到可用它黏住門闩以行竊。這體現了“物同而用異”的哲理。
    • 原文:“柳下惠見飴,曰可以養老;盜跖見飴,曰可以黏牡。”
  2. 文化引申:

    • 該詞常被用來比喻同一事物因使用者的目的不同而産生截然相反的效用,例如章炳麟在《訄書·官統下》中以此典故強調“物盡其用”的靈活性。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古文研究或文學分析中,現代漢語已不常見。需注意其語境多與盜竊或謀略相關,隱含貶義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黏牡的意思

《黏牡》是一個方言詞彙,具體指代一種粘稠的粘漿狀物體。這個詞通常用于表示某種液體或漿狀物質黏稠度較高的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說文解字》,黏字的部首是黽。牡字的部首是牛。黏字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黏牡一詞源于中國方言,常用于各地方言中。它的使用範圍相對較窄,多用于特定場合,而在普通話中很少使用。

繁體

繁體字“黏牡”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黏牡以另一種形式來書寫。具體寫法為「黏㛃」,表示黏稠的狀況。

例句

1. 這種果醬非常黏牡,可以用作面包的塗抹。

2. 他不小心将手指摁入了黏牡的泥漿中。

3. 雖然這種藥膏很黏牡,但它非常有效。

組詞

黏牡并沒有常見的相關組詞。

近義詞

1. 粘稠:指液體或物質黏度高,粘在一起。

2. 黏糊:形容黏膩、不易分離的狀态。

3. 黏滞:指液體或物質黏度較高,不易流動。

反義詞

1. 流暢:指液體或物質黏度低,容易流動。

2. 疏松:形容物體間沒有粘性,松散的狀态。

3. 松散:指物質内部組織疏松,沒有黏合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