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的羽毛,雞的膽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實際怯弱。《三國演義》第三二回:“羊質虎皮功不就,鳳毛雞膽事難成。”
鳳毛雞膽(fèng máo jī dǎn)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外表看似英武不凡,但實際膽怯懦弱的矛盾特質。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含義
字面指“鳳凰的羽毛,雞的膽子”。鳳凰象征高貴與力量,雞膽則代表膽小,組合後比喻人外表強大或光鮮,内在卻軟弱無能。
出處與典故
出自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二回:“羊質虎皮功不就,鳳毛雞膽事難成。” 用“羊披虎皮”和“鳳毛雞膽”共同強調徒有其表、難成大事的含義。
近義詞與用法
文化背景與情感色彩
該成語多用于中性或略帶貶義的語境,揭示表裡不一的性格缺陷。其繁體為“鳳毛鶏膽”,注音為ㄈㄥˋ ㄇㄠˊ ㄐ一ㄉㄢˇ。
例句參考
如需更完整釋義或擴展閱讀,可參考《三國演義》原著或權威成語詞典。
“鳳毛雞膽”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為形容人的膽量非常小,十分膽怯。鳳毛和雞膽都是指非常細小的東西,用來形容人的膽量微弱。
拆分部首:鳳(鳥)毛(毛)雞(鳥)膽(肉)。
筆畫:鳳(10畫)毛(4畫)雞(9畫)膽(10畫)。
“鳳毛雞膽”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蒹葭》一章中,意為将要去尋醫的人對醫生說:“無乃燕姬之敗美兮,美兮其毛如雪。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遠送迩安,左右蘭摧。四牡彭彭,楹聯啟明。少無適俗韻,性與世推移。古今将求童蒙,我之與此異。”這裡的“童蒙”指醫生,而“鳳毛雞膽”一詞就是形容人膽量小到連細小如毛的鳳毛和雞膽都不如。
繁體字:鳳毛雞膽。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鴻茂雞膽。
他雖然個子高大,卻是個鳳毛雞膽的人,連一點小事都不敢做。
鳳凰、毛病、雞鳴狗盜。
小心翼翼、膽小如鼠。
大膽、勇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