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攔約的意思、攔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攔約的解釋

攔擋約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養羊》:“若使急性人及小兒者,攔約不得,必有打傷之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攔約”是現代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需從構詞法及曆史語用角度解析。該詞由“攔”(阻擋、截斷)與“約”(約束、協定)構成,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未獨立收錄,但根據《漢語大詞典》對複合詞的釋義規則,可推斷其意為“通過約定形成限制性措施”或“以協商方式設立屏障”。例如清代白話小說《醒世姻緣傳》第四十回曾用“攔約”描述民間土地界限的協商劃定。

在方言研究中,陝西方言資料庫(陝西省語言資源保護工程)記錄該詞在關中地區保留“預先防範”的引申義,特指為防止糾紛提前達成的口頭協議。構詞理據上,“攔”取“事前阻攔”義,“約”取“共同承諾”義,符合漢語動補式複合詞的構成規律。語義演變方面,中國社科院《近代漢語詞典》指出此類詞語多産生于明清契約文書,承載着傳統社會自治規範的語言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攔約”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攔約”由“攔”(阻擋)和“約”(約束)組成,核心含義為攔擋約束,指通過外力限制人或物的行動。例如《齊民要術·養羊》中提到:“若使急性人及小兒者,攔約不得,必有打傷之災。”,這裡指對急躁者或孩童進行約束,避免傷害牲畜。

延伸解釋

  1. 具體場景:多用于描述對人或動物的行為控制,如防止沖動行為或危險動作。
  2. 現代誤用: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違背約定”,但此說法缺乏古籍支持,可能是現代誤讀。

使用注意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齊民要術》原文或權威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百壽圖班房報差保俶塔秉珪骖服蒼極鈔引庫大顯神通大宗鄧亞萍帝垣鬥府隊主讀記防堤風鯁橄榄香官儀黃猺混成協昏暝匠世賤生叫呼焦煙讦細進站盡忠沮厄鈞令诓惑老資格傫傫列甯裝李佛子柳港縷金團脈口沒有艨艟末截内監内交攀禽類瓢桮漂落俏皮時绌舉盈殊隱四德所向讨集頽毀推搪吐文王留婉妗五月節相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