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兔守株的意思、待兔守株的詳細解釋
待兔守株的解釋
比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 宋 張君房 《<雲笈七籤>序》:“刻舟求劍,體貌何殊;待兔守株,旨意寧遠。”參見“ 待兔 ”。
詞語分解
- 待兔的解釋 比喻墨守成規而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典出《韓非子·五蠹》 宋 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唐 歐陽詹 《送王式東遊序》:“予懷待兔之固,猶伺北闕
- 守株的解釋 “ 守株待兔 ”的省稱。《孔叢子·連叢子上》:“然雅達博通,不世而出,流學守株,比肩皆是,衆口非非,正将焉立。” 晉 葛洪 《抱樸子·明本》:“每見凡俗守株之儒,營營所習,不博達理。” 唐 羅隱
網絡擴展解釋
“待兔守株”是“守株待兔”的變體,二者含義相同,均用于批判消極被動、固守經驗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比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其核心是對僥幸心理和僵化思維的諷刺,強調主觀努力的重要性,反對依賴偶然或固守舊法。
二、出處與典故
-
原始典故
源自《韓非子·五蠹》中的寓言:宋國農夫偶見兔子撞樹而死,便放棄耕作,終日守在樹旁等待下一隻撞樹的兔子,最終一無所獲。
-
成語演變
“待兔守株”最早見于宋代張君房《雲笈七籤·序》,文中将其與“刻舟求劍”并列,批評拘泥舊法的行為。
三、用法與延伸
- 語法功能: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 近義詞:刻舟求劍、膠柱鼓瑟、坐享其成。
- 反義詞:隨機應變、通權達變、見機行事。
- 現實意義:常用于教育、管理等領域,警示人們需主動創新,避免依賴運氣或固守經驗。
四、例句參考
- 科研工作需不斷探索,若一味待兔守株,終将落後于時代。
- 企業改革應摒棄待兔守株的思維,積極適應市場變化。
如需了解成語的完整故事或不同語境下的應用,可參考《韓非子·五蠹》及宋代文獻《雲笈七籤》。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待兔守株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一個人長時間等待好運降臨,但卻沒有主動行動去争取機會。下面是對待兔守株的拆分、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語的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待(彳 + 寸)部首,共4畫
- 兔(兔)部首,共7畫
- 守(宀 + 寸)部首,共7畫
- 株(木)部首,共6畫
來源:
待兔守株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莊子·逍遙遊》的故事。據說有個農夫在田間看到一隻兔子,于是他便想利用株木來迷惑兔子,等待兔子自己跑過來。然而,他等了許多天,兔子始終沒有出現。
繁體:
待兔守株的繁體字分别是「待兔守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待兔守株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相同。
例句:
他整天坐在家裡等待工作的機會,真是個典型的待兔守株的人。
組詞:
- 待機:等待合適的時機。
- 守信:恪守承諾。
- 株連:指無辜的人受到牽連。
近義詞:
- 坐等:靜靜地等待。
- 觀望:觀察情況再決定行動。
反義詞:
- 主動:積極主動行動。
- 行動:采取行動以争取機會。
以上就是關于待兔守株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的簡要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