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待兔守株的意思、待兔守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待兔守株的解釋

比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 宋 張君房 《<雲笈七籤>序》:“刻舟求劍,體貌何殊;待兔守株,旨意寧遠。”參見“ 待兔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待兔守株"(dài tù shǒu zhū)是一個漢語成語,源自中國古代寓言,現多用于比喻死守狹隘經驗或妄想不勞而獲的愚蠢行為。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本義與字面解釋

二、典故出處與引申義 該成語典出《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複得兔。兔不可複得,而身為宋國笑。”

三、現代釋義與用法 在現代漢語中,“待兔守株”主要包含以下含義:

  1. 墨守成規,不知變通:形容思想僵化,死抱着過時的、偶然的經驗不放,不能適應新的情況或變化。
  2. 妄想不勞而獲:指企圖坐等意外的好事再次發生,而不願付出努力去争取。
  3. 愚蠢的僥幸心理:強調其行為是愚蠢的、徒勞的,帶有強烈的貶義色彩。

四、語法功能

參考來源:

  1. 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守株待兔”條.(注:該詞典是規範現代漢語詞彙的權威工具書,條目釋義清晰準确。)
  2. 中華書局.《中華成語大辭典》.“守株待兔”條.(注:該辭典收錄成語豐富,注重考源和釋義的深度,是研究成語的重要參考書。)

參見:

網絡擴展解釋

“待兔守株”是“守株待兔”的變體,二者含義相同,均用于批判消極被動、固守經驗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比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其核心是對僥幸心理和僵化思維的諷刺,強調主觀努力的重要性,反對依賴偶然或固守舊法。


二、出處與典故

  1. 原始典故
    源自《韓非子·五蠹》中的寓言:宋國農夫偶見兔子撞樹而死,便放棄耕作,終日守在樹旁等待下一隻撞樹的兔子,最終一無所獲。

  2. 成語演變
    “待兔守株”最早見于宋代張君房《雲笈七籤·序》,文中将其與“刻舟求劍”并列,批評拘泥舊法的行為。


三、用法與延伸


四、例句參考


如需了解成語的完整故事或不同語境下的應用,可參考《韓非子·五蠹》及宋代文獻《雲笈七籤》。

别人正在浏覽...

八顧背時碧樓不切實際曹司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交林仇由傳襲出處殊塗逴龍丹徒布衣大藏經登等電谕踧蹜惡鬥風政狗才廣播段過謬孩子漢武托孤花呢揮灑自如惠書降割覺路掠鬧立成留好龍潭虎窟辂軨緑霧滿座風生孟鳥明兒南棧道鬧羊花瘧鬼平展展乞活情報檢索齊雲樓日虹耎梯升虛視死如生收索水溢蕣華順腳束勖俟幾損本逐末填謝文征明五谷囊獻谄閑花埜草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