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趨炎奉勢的意思、趨炎奉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趨炎奉勢的解釋

趨炎附勢。《紅樓夢》第一○七回:“且説外面這些趨炎奉勢的親戚朋友,先前 賈 宅有事,都遠避不來;今兒 賈政 襲職,知聖眷尚好,大家都來賀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趨炎奉勢”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ū yán fèng shì,屬于貶義詞,常用于形容為追求個人利益而依附權貴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指通過奉承、讨好和依附有權勢的人來謀取利益或地位,帶有明顯的投機性和勢利色彩。例如《紅樓夢》中描述賈家得勢時,親戚朋友紛紛前來巴結,即為典型場景。

2.字詞解析

3.出處與用法

該成語最早見于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107回,描述趨炎附勢的親友在賈家得勢時的表現。其近義詞為“趨炎附勢”,兩者含義相同,僅用字略有差異。

4.使用場景

多用于批評為私利喪失原則的行為,如:

5.延伸對比

這一成語生動揭示了人性中對權力的追逐與妥協,具有深刻的社會批判性。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于中性或褒義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趨炎奉勢》的意思

《趨炎奉勢》是一個成語,意為追隨權勢,迎合潮流,順應時勢。它形容人們在社會上盲從、追求權力、迎合外界潮流的現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趨炎奉勢》由兩個漢字組成:

1. 趨(qū):由“走”和“取”組成。它的部首是“走”,拆分後有7個筆畫。

2. 炎(yán):由“火”和“炏”組成。它的部首是“火”,拆分後有8個筆畫。

3. 奉(fèng):由“大”和“寺”組成。它的部首是“大”,拆分後有8個筆畫。

4. 勢(shì):由“力”和“士”組成。它的部首是“力”,拆分後有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趨炎奉勢》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左傳·昭公十二年》:“故君子不奉先王之舊法,不趨時世之化也。”

在繁體字中,趨炎奉勢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趨、炎、奉、勢的寫法略有不同:

1. 趨:有時寫作“趨”。

2. 炎:有時寫作“爓”。

3. 奉:有時寫作“奔”。

4. 勢:有時寫作“勢”。

例句

1. 他是個趨炎附勢的人,在公司裡總是迎合老闆的意見。

2. 這些政客明明知道社會輿論已經改變,卻還在趨炎奉勢,說些人們不想聽的話。

組詞

1. 趨勢(qū shì):指事物發展的趨向、傾向。

2. 奉行(fèng xíng):追隨某種理念、原則或政策。

3. 炎熱(yán rè):高溫、酷熱的狀态。

4. 勢力(shì lì):指人或組織對他人施加的影響力。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順應潮流、附和趨勢、隨波逐流。

反義詞:獨立思考、獨斷專行、不從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