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命惟謹的意思、奉命惟謹的詳細解釋
奉命惟謹的解釋
猶言唯命是從。形容嚴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違背。 明 李東陽 《先考贈少傅府君诰命碑陰記》:“ 東陽 皆奉命惟謹。”《文明小史》第二五回:“他向來未遇名師指教,今得了許多聞所未聞的新理,那有不服的道理?自然奉命惟謹了。” 郭沫若 《高漸離》第三幕:“ 李斯 、 夏無且 及衛士長等均奉命惟謹。”
詞語分解
- 奉命的解釋 ∶被命令,被要求那個士兵奉命應在上午返回 ∶接受命令,遵守命令奉命出發肅請得奉命吊 表二子,并慰勞其軍中用事者。;;《資治通鑒》嘗奉命至金陵。;; 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詳細解釋.接受使命;遵命。
- 惟謹的解釋 謹慎小心。 宋 嶽珂 《桯史·成都貢院》:“ 成都 新繁 ,有藏 藝祖 禦容者,莫知始何年,令長交事匱護,畀付惟謹。”《二刻拍案驚奇》卷十:“況且平時奉法惟謹,放心得下慣了。”
網絡擴展解釋
奉命惟謹(或寫作“奉命唯謹”)是一個成語,其核心含義是形容嚴格服從命令、謹慎行事的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字面理解:接受命令(“奉命”)後,始終保持謹慎(“惟/唯謹”)。“惟”與“唯”在此處通用,表示“隻有、必須”,強調對命令的絕對遵從。
- 引申義:形容執行命令時一絲不苟,不敢有絲毫違背或疏忽。
二、出處與用法
- 最早記載:
明代李東陽在《先考贈少傅府君诰命碑陰記》中寫道:“東陽皆奉命惟謹”,意為李東陽嚴格遵從命令行事。
- 其他文獻:
明代陶宗儀《辍耕錄》卷十五也使用“奉命唯謹”:“諸官奉命唯謹”。
三、語法與結構
- 結構類型:偏正式成語,前半部分“奉命”為動作,後半部分“惟/唯謹”說明執行方式。
- 語法功能:通常作謂語,如:“下屬均奉命惟謹”。
- 感情色彩:中性詞,既可褒揚盡職,也可隱含機械執行的含義。
四、近義詞與辨析
- 近義詞:
唯命是從、謹小慎微。
區别:“奉命惟謹”更強調執行命令時的謹慎态度,而“唯命是從”側重無條件的服從。
五、應用示例
- 郭沫若《高漸離》:
“李斯、夏無且及衛士長等均奉命惟謹”,描述秦朝官員對秦始皇命令的嚴格遵從。
六、注意事項
- 寫法差異:古籍中“惟”與“唯”常通用,現代使用兩者均可,但需注意引文出處中的用字。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演變或具體語境用法,可參考《漢語成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奉命惟謹(fèng mìng wéi jǐn)是一個漢語詞組,意思是遵守命令并非常謹慎小心。它由兩個字組成,可拆分為“奉”和“命惟謹”。下面是關于這個詞組的一些詳細信息:
部首和筆畫:
- “奉”字的部首是奐,它表示了人的意思。它共有8筆。
- “命”字的部首是口,代表了嘴巴的意思。它共有5筆。
- “惟”字的部首是心,表示心的意思。它共有11筆。
- “謹”字的部首是讠,表示說話的意思。它共有9筆。
來源:
奉命惟謹一詞最早出現于古代文獻和典籍中,被廣泛運用于古代官場和禮儀文化。它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種行為準則,寓意着對上級的尊重、遵守命令并以謹慎的态度去執行。
繁體:
奉命惟謹是《奉命惟謹》的繁體寫法,它與簡體字在意思上沒有區别,隻是書寫形式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奉命惟謹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體意義相同。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書寫規範逐漸統一化,所以現在也多以現代标準書寫為準。
例句:
1. 作為一名好士兵,我們應該奉命惟謹,盡職盡責。
2. 在工作中,要時刻保持奉命惟謹的态度,以确保任務的順利完成。
組詞:
- 奉行:遵循、執行。例如:“奉行正道,絕不走偏。”
- 惟命:唯命是從、完全聽從命令。例如:“他對上級的命令總是惟命若聽。”
近義詞:
- 遵命:遵守命令。例如:“他始終遵命執行上級的指示。”
- 忠誠:忠心耿耿。例如:“他對組織忠誠,始終對工作盡心盡力。”
反義詞:
- 違命:不遵守命令。例如:“他違背了上級的指令,導緻任務失敗。”
- 不慎:不小心、疏忽。例如:“他因為不慎而發生了意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