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薜蘿衣的意思、薜蘿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薜蘿衣的解釋

指隱者的衣服。 元 倪瓒 《寄張貞居》詩:“蒼蘚渾封麋鹿逕,白雲新補薜蘿衣。”參見“ 薜蘿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薜蘿衣”是漢語古典文學中的意象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語構成與基本釋義

“薜蘿”指薜荔與女蘿,均為藤蔓類植物。《漢語大詞典》記載,“薜”即薜荔(學名:Ficus pumila),桑科常綠藤本;“蘿”指女蘿(一說為松蘿),泛指攀援植物。二者并稱源于《楚辭·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後以“薜蘿衣”代指隱士服飾,象征超脫塵世的隱逸生活。

二、文化象征與文學引用

  1. 隱士身份的符號

    唐代詩人孟浩然《白雲先生王迥見訪》雲“手持白羽扇,腳步青芒履。聞道鶴書征,臨流還洗耳”,其中“青芒履”與“薜蘿衣”共同構成隱士形象。清代《佩文韻府》将此詞歸入“隱逸類”詞彙。

  2. 自然審美的載體

    宋代《太平禦覽·藥部》記載薜荔可入藥,女蘿可用于染色。古人将植物特性融入服飾描寫,如明代高啟《梅花詩》“瓊姿隻合在瑤台,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以植物喻品格。

三、語義演變與使用範圍

現代《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标注該詞屬“生僻用典”,多出現于山水詩、題畫詩及仿古文學創作。例如當代學者葉嘉瑩在《古典詩詞講演集》中分析王維《山居秋暝》時,曾引“薜蘿衣”解釋盛唐隱逸詩的物質意象體系。


來源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楚辭補注》(中華書局點校本)
  3. 《中國古典文學意象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薜蘿衣”是一個源自中國古典文學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但核心指向隱者的服飾,具有濃厚的文化意象:

  1. 基本含義
    指隱者的衣服,象征超脫世俗、歸隱山林的生活狀态。該詞源于《楚辭·九歌·山鬼》中“被薜荔兮帶女羅”的描寫,後演化為隱士衣着的代稱。例如元代倪瓒的詩句“白雲新補薜蘿衣”,即以“薜蘿衣”暗喻隱逸身份。

  2. 文化意象

    • 植物象征:薜荔和女蘿均為蔓生植物,常攀附于山野或屋壁,與自然融為一體,故被用來隱喻隱士與世無争的生活。
    • 詩意表達:唐代詩人孟郊在《送豆盧策歸别墅》中寫道“身披薜荔衣”,通過“薜蘿衣”強化隱士的高潔形象。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詩詞或文學創作中,形容隱者、高士的衣着或居所,表達對田園生活的向往或對功名利祿的淡泊。例如“人脫薜蘿衣”暗指結束隱居、重返世俗。

  4. 注意争議
    部分資料(如)提到該詞有“虛僞外表”的比喻義,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文學解析,可能是現代誤讀或引申,需謹慎參考。

“薜蘿衣”主要承載隱逸文化的内涵,建議在解讀時結合具體語境,優先參考古典文獻及詩詞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柏谷山班朝邦佐包庇被動式便甯采掘柴木充沛從徒得當雕龍畫鳳跌跌撞撞罰爵放贖仿造法人財産權佛閣拂雲帚襘袺過雷孩提活賣角牴寂定雞鳴壺今是昨非進香機樣媽的末流墨戲奶口飄沐辟陋琵琶别抱圊厠清茂绮年囚髻湫水全通山木自寇勺口兒師姑輸送司花女孫思邈損抑湯玉微臣威彊微醺五溝吳羊先父香俏挦毛曉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