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損挹 ”。
“損抑”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損害與抑制
由“損”(削減、損害)和“抑”(壓制、抑制)組成,表示通過損害或抑制達到某種目的。例如在策略性場景中,可能指通過限制某些行為來維護整體利益。
同“損挹”
部分文獻(如《後漢書》《宋書》)中,“損抑”與“損挹”通用,意為“謙虛退讓”。例如《宋書·王僧綽傳》提到“勸令損抑”,即勸人保持謙遜。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中的用法,可參考《後漢書》《宋書》等原文。
《損抑》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遏制、抑制。指阻止或限制某種力量、行為或情感的發展。
《損抑》由兩個部首組成:「手」和「心」。拆分後的筆畫數目為8畫。
《損抑》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人間世》篇中。它由「損」和「抑」兩個字組合而成。
《損抑》的繁體字為「損抑」。
在古代,「損抑」的寫法和現在基本相同。
1. 這個藥物可以損抑病毒的複制。
2. 她勉力損抑住自己的淚水,努力保持鎮靜。
1.損害:指對物體、生命或權益造成損失。
2.抑郁:指情緒低落、心情沉重。
3.壓抑:指抑制或限制住某種情感或行為。
1.阻止
2.控制
3.壓制
1.放任
2.宣洩
3.放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