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孫思邈的意思、孫思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孫思邈的解釋

(581-682)唐代醫學家。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幼年患病,刻意學習醫術,總結前人的醫療理論和臨床經驗,編成《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兩書。醫德高尚,對病人不分貴賤貧富,一心救治。被後人尊為“藥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孫思邈(541年-682年),字思邈,唐代著名醫藥學家、道士,被後世尊稱為“藥王”。其名“思邈”取自《周易·系辭》“窮神知化,德之盛也;窮理盡性,以至于命”,寓意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思考與崇高追求。據《舊唐書·方技傳》記載,孫思邈幼年多病,遂立志習醫,通曉百家學說,尤精醫藥,主張“大醫精誠”的醫德理念。

孫思邈的代表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系統總結了唐代以前的醫學經驗,涵蓋内、外、婦、兒等科,首次提出“婦人方”獨立成科,奠定中醫婦科基礎。其醫學思想強調“預防為先”,主張食療養生,提出“安身之本,必資于食”的觀點。在藥物學領域,他詳細記錄藥材采集、炮制方法,并首創“阿是穴”針灸療法,影響深遠。

曆代對孫思邈的尊崇體現在民間信仰與官方祀典中,如陝西耀州藥王山至今留存其隱居遺迹,明代《本草綱目》亦多次引用其學說。現代學者通過考據《新修本草》等文獻,證實孫思邈對中醫藥标準化、系統化發展具有裡程碑意義。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孫思邈”詞條
  2. 《中國曆史大辭典·科技史卷》
  3. 《千金要方》影印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4. 中國中醫藥學會官網“古代名醫”專欄
  5. 《唐史研究》2023年醫藥史專刊
  6. 陝西藥王山博物館官網
  7. 《中華醫史雜志》孫思邈專題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

孫思邈(約581年—682年)是唐代著名醫藥學家、養生學家,被尊稱為“藥王”,在道教中也被奉為“真人”。以下是對其生平和貢獻的詳細解釋:

一、生平背景


二、主要成就

  1. 醫學著作

    • 編撰《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系統總結唐代以前的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收錄藥方5300餘首。
    • 參與完成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659年)。
  2. 醫學創新

    • 首倡婦科、兒科獨立成科,并對外科、五官科有深入研究。
    • 重視民間驗方,強調“濟世活人”,主張醫者需親嘗草藥、實地考察。

三、醫德思想

在《大醫精誠》中提出:


四、養生與影響


孫思邈融合醫術與仁德,推動中醫學科體系化,其著作和思想對東亞醫學影響深遠,堪稱“蒼生大醫”典範。若需進一步了解其藥方或養生方法,可查閱《千金要方》原文或相關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八百諸侯寶枕坌勃邊荒筆仙犦矟常祥持事充棟寸頭醋息錢大雪山電影院獨樹不成林耳斡廢堕光餅管勾話裡帶刺幻執華清池溫泉翬構禍不旋踵禍苗近景金屎法摳請枯荷遼遙柳暗花遮理院龍山佳會馬槟榔甿俗柰河内閣中書配房清銮稽颡人喊馬嘶日光浴乳人塞笳三日耳聾善後借款合同山酌生殺蛇形視微知着事與願違爽别輸發水量樹勳私谷悚怯銅山鐵壁外見物資縣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