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夔牙的意思、夔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夔牙的解釋

舜 時樂官 夔 與 春秋 時精于琴藝者 伯牙 的并稱。借指精通音樂的人。 漢 揚雄 《甘泉賦》:“陰陽清濁穆羽相和兮,若 夔 牙 之調琴。”《晉書·庾怿傳》:“管弦繁奏, 夔 牙 先聆其音。”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賦》:“ 嬪 楊 不足聞知, 夔 牙 焉能委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夔牙是古代漢語中對兩位著名樂師的合稱,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義解析

“夔”指舜帝時期的樂官夔,據《尚書·舜典》記載,夔“典樂教胄子”,是禮樂制度的開創者。“牙”即春秋時期琴師俞伯牙,以《高山流水》聞名,見于《列子·湯問》。二者并稱“夔牙”,象征古代音樂藝術的最高成就,如《呂氏春秋》載“夔能和聲,伯牙能移情”。

二、文化内涵演變

漢代文獻中,“夔牙”已從專名演變為音樂造詣的代稱。例如《淮南子·說林訓》用“雖夔牙不能調其器”比喻技藝難以協調,唐代李白《獻從叔當塗宰陽冰》亦有“雅音播夔牙”之句,借指高雅藝術傳承。

三、現代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将“夔牙”定義為“古代樂師夔與伯牙的并稱,後泛指精通音樂的人”,強調其曆史淵源與象征意義。該詞在現代多用于文學領域,如錢鐘書《管錐編》曾以“夔牙之辯”探讨藝術鑒賞标準。

參考文獻來源

  1. 《尚書·舜典》
  2. 《呂氏春秋·古樂》
  3.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夔牙”一詞存在兩種不同解釋,需結合文獻和語境區分:

一、音樂領域的含義(主要解釋)

詞義:指舜帝時期的樂官夔與春秋時期琴藝大師伯牙的并稱,比喻精通音樂的人。
文獻依據:

二、形容牙齒不齊(較少見解釋)

詞義:由“夔”(古代獨足怪獸)和“牙”組合而成,形容牙齒參差不齊或事物結構不規則。
來源:部分現代詞典收錄此釋義,但古籍中未見相關用例。

使用建議

  1. 優先采用音樂相關含義,因其有明确古籍支持且更常見。
  2. 若用于描述牙齒或形态,需标注語境,避免歧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甘泉賦》《晉書》等原文,或對比權威詞典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逼古裨笠才屬躇足代指答記電子音樂凍酒都人妒能害賢蜂集傅延年蓋碗共處拐老故故顧化黑槎槎河心侯籍環襯黃樓驩浃急茬兒街頭女人警唱驚悅金爵唧哝軍須考古學坤樞勞毀戾悍靈脩亂瓊碎玉緑寳石毛鬣迫小千秋佳城僑處肉屏風沙筆識時爽脆順水順風書帕本四門私窩子司鑽孫劉天華亂墜條幹尾句痿瘘危桡兀日線斷風筝小梅花洗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