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戾悍的意思、戾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戾悍的解釋

兇暴。 清 趙翼 《靜觀》詩之九:“真宰果有權,陰隲能獨擅。應隻儲祥和,不復布戾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戾悍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戾”和“悍”兩個語素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的釋義,“戾”本義為彎曲,引申指乖張暴烈,如《詩經·小雅·節南山》中“昊天不惠,降此大戾”;“悍”則指勇猛剛強或兇暴蠻橫,如《史記·貨殖列傳》中“上谷至遼東,地踔遠,人民希,數被寇,大與趙、代俗相類,而民雕捍少慮”。

從構詞規律看,“戾悍”屬于并列結構,二者語義互補強化。現代漢語中多用于形容性格或行為兼具暴烈與蠻橫的雙重特征,例如《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年)指出該詞可描述“極端乖張且兇猛的性格表現”。在古籍文獻中,《淮南子·主術訓》有“勇悍弘敵”的表述,雖未直接使用“戾悍”,但通過“悍”的語用可窺見其詞義發展脈絡。

需要說明的是,該詞屬于書面語中的低頻詞彙,現代漢語使用場景多見于文學創作或人物性格分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著的《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标注為“書面語”,釋義作“兇暴而蠻橫”。

網絡擴展解釋

“戾悍”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戾悍”讀作lì hàn,意為兇暴,形容性情或行為兇狠蠻橫。例如清代趙翼的詩句“應隻儲祥和,不復布戾悍”,通過對比“祥和”與“戾悍”,凸顯後者指代負面、暴戾的特質。

二、字義分解

  1. 戾(lì)
    • 本義為“罪過”,如“罪戾”。
    • 引申為性格上的“乖張、暴烈”,如“乖戾”“暴戾”。
  2. 悍(hàn)
    • 本義為“勇猛”,如“剽悍”“悍将”。
    • 後多指“兇狠、蠻橫”,如“兇悍”。

三、出處與用法
該詞可見于清代文獻,如趙翼《靜觀》詩之九,用以批判暴戾之氣。現代使用較少,多用于書面或文學語境,描述極端負面的性格或行為。

四、相關詞彙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語境,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的詩詞引用及字義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安國岸然道貌班秩補償不移晷材武闡示承歡膝下稱論鬥酒百篇頓段獨子放洋番茄分謗風虛分色鏡頭改口工缛隍下鹿花月緣兼優汲古閣精括進錢金印紫绶積薪厝火急診決責科醵亂世佳人攣縮論德使能啰嗦謀臣牛哀偶燭施明排比塹淵寝寝齊心滌慮齊終全貌卻死取資三佞三品鳥森郁舌敝唇枯蛇蚖守虜說不過陶遨套服托契委靡不振文約五教無始無終嚣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