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款贡的意思、款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款贡的解释

归附进贡。 明 张居正 《番夷求贡疏》:“待其既败,而后抚之,则彼之感德愈深,而款贡可以坚久。”《明史·外国传一·广西土司三》:“兵科给事中 张辅之 、 辽东 都御史 赵燿 皆言款贡不可轻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款贡是中国古代政治交往中的特定术语,指边疆部族或附属国向中原王朝进献贡品以示臣服的行为。该词由“款”与“贡”二字构成:“款”本义为真诚、诚恳,《说文解字》释为“意有所欲”,引申为归顺诚意;“贡”则指献纳方物,源自《尚书·禹贡》记载的九州贡赋制度。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代匈奴单于“数使使于汉,款塞请和”,即通过定期进贡确立藩属关系,此行为被后世史书统称为“款贡”[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在具体实施中,款贡包含三个核心要素:一是进贡方需派遣使节携带特产(如皮毛、马匹等),二是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与回赐,三是通过盟约确立双方权利义务。例如明代俺答汗与明廷签订的“隆庆和议”,便以“岁贡马匹,互市不绝”为条款[来源:《明史·鞑靼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这种制度既体现了儒家“怀柔远人”的政治理念,也实际维系了边疆地区的稳定格局。

网络扩展解释

“款贡”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为“归附进贡”,主要用于描述古代边疆民族或属国向中央政权表示臣服并进献贡品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2.出处与历史背景

3.使用场景

4.结构分析

若需进一步探讨具体历史案例或语义演变,可参考《明史》相关章节或古代外交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渖把醆不差似操刀伤锦吃麻栗子穿耳春花作物存息担沉重,担沉重儿蹈节道秘冬温夏清二者不可得兼额妆脯羹附赘县疣根缉狗吃热尿诡伏骇世吭嗌餱粮毁剥夾车简募加诸吉财积垛解甲投戈吉康濬房开尊勘定老牌老鱼跳波梨花带雨礼宪龙鱼杂戱论吐麦头梅瓜煤精呶呶不休凝意吽呀牵从乾位睿谟沈氛沈湮师式时王十字镐衰宗松铭舚舑挑撮微报慰喻五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