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故事的意思、故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故事的解釋

(1) [old practice]∶舊日的制度;例行的事

奉行故事

虛應故事

(2) [history]

(3) 掌故,典故

(4) 舊事,先例

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之下矣!——宋· 蘇洵《六國論》

(5) [story]∶用作講述的事情,凡有情節、有頭有尾的皆稱故事

民間故事

英雄故事

(6) [episode;plot]∶文藝作品中用來體現主題的情節,故事梗概

詳細解釋

(1).舊事,舊業。《商君書·墾令》:“知農不離其故事,則革必墾矣。”《史記·太史公自序》:“餘所謂述故事,整齊其世傳,非所謂作也。”

(2).先例,舊日的典章制度。《漢書·劉向傳》:“ 宣帝 循 武帝 故事,招名儒俊材置左右。” 宋 胡铨 《戊午上高宗封事》:“ 檜 乃厲聲曰:‘侍郎知故事,我獨不知!’”

(3).典故。 宋 歐陽修 《六一詩話》:“自《西崑集》出,時人争效之。詩體一變,而先生老輩患其多用故事,至於語僻難曉。”

(4).花樣。《紅樓夢》第六一回:“吃膩了腸子,天天又閙起故事來了。”

(5).叙事性文學作品中一系列為表現人物性格和展示主題服務的有因果聯繫的生活事件。

(6).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于口頭講述。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故事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故事”是人類文化中廣泛存在的一種叙事形式,通常指通過特定結構組織的事件和人物來傳遞信息、情感或思想。以下是其核心含義的詳細解析:


一、基本定義

故事是有情節的叙述,包含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通過因果關系串聯,形成完整的邏輯鍊。它可以是真實的(如曆史事件)、虛構的(如小說),或虛實結合(如傳記)。


二、詞源與演變


三、核心結構

  1. 情節:事件的發展脈絡,常遵循“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模式。
  2. 人物:推動情節的主體,包括主角、對手、配角等。
  3. 沖突:驅動故事發展的矛盾(如人與環境、自我、他人)。
  4. 主題:故事傳遞的核心思想(如愛、成長、正義)。

四、類型與形式


五、功能與意義

  1. 文化傳承:保存集體記憶(如民族史詩《格薩爾王傳》)。
  2. 情感共鳴:通過角色經曆引發共情(如悲劇引發反思)。
  3. 認知工具:幫助理解複雜概念(如用寓言解釋哲學)。
  4. 社會批判:通過虛構映射現實問題(如《1984》反烏托邦主題)。

六、現代應用


故事是人類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既承載文化基因,也反映個體與社會的互動。其本質是通過有序的叙述,将碎片化的經驗轉化為有意義的知識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故事

故事是由“又”和“古”兩個字組成,它表示一段古老的事情,是一則叙述故事的文字或口頭表達。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故字的部首是“攴”(pū),表示手。它總共有8個筆畫。

事字的部首是“亅”(兒),表示人。它總共有8個筆畫。

因此,故事字總共有16個筆畫。

來源

故事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尚書·洪範》一書中,意為舊事。隨着時間的推移,故事逐漸演變為指代一則有趣的、情節豐富的事件或傳說。

繁體

故事的繁體字為「故事」,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故字的寫法和現代相比有所不同。以篆書為例,故的寫法為「廾攴」,事的寫法為「亅一二」。

例句

1. 他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2. 這個故事展現了勇敢和堅持的精神。

組詞

1. 故事書

2. 故事會

3. 故事片

4. 故事情節

近義詞

1. 傳說

2. 故事

3. 叙事

反義詞

1. 事實

2. 真相

3. 實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