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席卷。 宋 陳與義 《觀江漲》詩:“疊浪併翻孤日去,兩津橫卷半天流。”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六:“他吐億兆萬丈的赤舌,幾幾乎橫卷大空。”
(1).左右兩端有軸的橫幅書畫。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紹興禦府書畫式》:“六朝名畫橫卷。用克絲作樓臺錦褾……出等白玉碾花軸。”
(2).猶橫經。《後漢書·翟酺傳》:“ 光武 初興,愍其荒廢,起太學博士舍、内外講堂,諸生橫卷,為海内所集。”
“橫卷”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釋:
“橫卷”既可表達動态的“覆蓋、掃蕩”之意,也是傳統書畫的重要形式,偶見于古籍中代指讀書。其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藝術領域的使用尤為常見。
《橫卷》(héng juǎn)是一個詞組,指的是水流、煙雲、烈風等橫向卷起、滾動的情景。
《橫卷》的部首是水部(氵)和卷字旁(卩)。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
《橫卷》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高祖本紀》中,形容水流橫向卷起的情景。後來逐漸擴展到形容其他事物如煙雲、烈風等橫向卷起的意象。
《橫捲》是《橫卷》的繁體字形。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但《橫卷》一詞的基本部分組成沒有改變。例如,在金文中,水部的氵呈波浪形,卷字旁的卩呈現三個點。
1. 洶湧的大海,像巨浪橫卷般向岸邊沖來。
2. 狂風吹過,樹葉被橫卷起來,遠遠飛揚。
3. 火焰熊熊,煙霧橫卷,整個山谷被吞噬。
1. 橫掃:以橫向的力量或影響徹底掃除。
2. 卷曲:彎曲或翻轉成卷狀。
3. 橫向:沿着橫向的方向。
1. 滾滾:形容水流、濃煙等迅猛旋轉滾動。
2. 狂卷:形容滾動、旋轉的氣勢猛烈。
3. 撲面:形容來勢洶湧,呈橫向卷起的情形。
1. 平靜:沒有卷動或橫卷的狀态。
2. 甯靜:沒有風浪或喧嚣的狀态。
3. 靜止:沒有運動或動蕩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