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納的意思、進納的詳細解釋
進納的解釋
(1).猶引進。《梁書·羊侃傳》:“ 景 遣儀同 傅士哲 呼 侃 與語曰:‘ 侯王 遠來問訊天子,何為閉距,不時進納?’”
(2). 宋 時稱交納錢糧買取官爵。 宋 李綱 《與右相條具事宜劄子》:“ 綱 昨過 衢州 ,竊見都督行府劄子,頒降官告,勸誘上戶進納。” 宋 朱彧 《萍洲可談》卷二:“一書用好紙數十幅,近年紙價高,田俸入盡索於此,親朋間目之為紙進納。蓋納粟得官號進納。”《續資治通鑒·宋英宗治平元年》:“按貢舉條制,進納及工商雜類有奇材異行者,亦聽取解。”
詞語分解
- 進的解釋 進 (進) ì 向前或向上移動、發展,與“退”相對:前進。上進。推進。躍進。進退。進取。進擊。進駐。進行(妌 )。進而。 入,往裡去:進見。進谒。進讒。 吃,喝:進食。進餐。滴水未進。 收入或買入:進
- 納的解釋 納 (納) à 收入,放進:出納。藏污納垢。 接受:采納。笑納。納谏。 享受:納福。納涼。 繳付:納稅。 補綴,縫補;現多指密密地縫:納鞋底。 姓。 繳出吐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進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釋義:
1.引進、接納
指将人或事物引入、接收。這一用法在古代文獻中常出現,例如《梁書·羊侃傳》記載的對話:“侯王遠來問訊天子,何為閉距,不時進納?”(意為侯王遠道而來問候天子,為何關閉城門不及時接納?)
2.宋代“買官”制度
特指宋代通過交納錢糧換取官爵的行為,屬于當時的一種特殊財政手段。例如:
- 宋代李綱在奏折中提到“勸誘上戶進納”;
- 朱彧《萍洲可談》記載“納粟得官號進納”,并稱此類人為“紙進納”(因買官需耗費大量紙張費用)。
補充說明
- 這一制度反映了宋代財政緊張時以官職換取資源的做法,但“進納”出身的官員地位較低,常受輕視。
- 現代漢語中“進納”已不常用,主要用于曆史文獻研究或古詩詞引用,如宋代釋印肅的“共成進納續宗風”。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進納(jìn nà)這個詞是指進入或接收的意思。它的拆分部首是辶和納,辶表示走路的意思,納表示接納或納入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進納》這個詞來源于漢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進”字的繁體形式為「進」,而“納”字的繁體形式為「納」。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進納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不過在古時候,進字可能會寫作「海」,它擁有與「進」字相同的意思,但形狀略有不同。納字則可能會寫作「乸」或「㐆」,在古代的字形中稍有差異。
例如,我們可以使用進納這個詞來形容一個國家接納外國人進入自己的領土。句子可以是:“這個國家對外國人非常友好,經常進納各種文化和人才。”
進納這個詞還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新詞。例如,我們可以組成“進納咨詢”,意為接納咨詢服務。又或者,我們可以組成“納賄犯罪”,意為受賄犯罪。
與進納詞義相近的詞彙包括:接納、接收、容納、收納。這些詞語都有接受或容納的意思。
與進納意思相反的詞彙包括:排斥、拒收、拒絕、驅逐。這些詞語都表示不接受或拒絕的意思。
總而言之,進納是一個常用的詞語,它表示接納或進入的意思。我們可以根據需要,将進納與其他詞彙組合成新的詞語來表達不同的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