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比一天謹慎。形容做事十分小心。《韓非子·初見秦》:“且臣聞之曰:‘戰戰栗栗,日慎一日。苟慎其道,天下可有。’”《後漢書·光武帝紀上》:“惟諸将業遠功大,誠欲傳於無窮,宜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戰戰慄慄,日慎一日。”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三》:“於戲!維我烈祖之有天下也,功格上帝,祚流無窮,光纘洪業,逮予十葉,虔恭寅畏,日慎一日。”《舊五代史·梁書·末帝紀下》:“朕以眇末之身,託億兆之上,四海未乂,八年于茲,業業兢兢,日慎一日。”
“日慎一日”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做事一天比一天更加謹慎,始終保持高度警覺和認真态度,形容人處事極為小心,不敢懈怠。
二、出處與典故
出自《韓非子·初見秦》:“戰戰栗栗,日慎一日。”後《後漢書·光武帝紀上》中也有引用,強調“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态度。
三、例句與用法
四、近義詞
與“日新又新”“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等成語意義相近,均強調持續謹慎的态度。
五、使用場景
適用于需要長期保持警惕的場合,如職場、學習、項目管理等,提醒不可因階段性成果而松懈。
該成語通過遞進式表達,突顯了謹慎程度的遞增性,既有曆史典故的厚重感,也具備現實指導意義。
《日慎一日》是一句諺語,意為每天都要對自己的行為嚴肅慎重。這句話表達了一個人應該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任的态度。
《日慎一日》中的兩個漢字分别是“日”和“慎”。其中,“日”是左右結構的字,屬于日字旁部首,它的筆畫數為4;而“慎”是上下結構的字,屬于心字旁部首,它的筆畫數為14。
《日慎一日》這句諺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聖人孔子的教誨。孔子強調人們應該時刻保持慎重的态度,對待自己的言行負責。
《日慎一日》的繁體字為《日慎一日》。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日”字的古代寫法為“曰”,而“慎”字的古代寫法為“寅”。雖然字形有所不同,但意義仍然相同。
1. 每天早晨起床後,我都會告誡自己:《日慎一日》,要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
2. 在工作中,我們應該始終牢記《日慎一日》的精神,不馬虎對待任何細節。
日子、慎重、反省、警覺、一天
謹慎、小心、慎言慎行、審慎
輕率、魯莽、大意、漫不經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