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海物的意思、海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海物的解釋

指海魚等海産物品。《書·禹貢》:“厥貢鹽絺,海物惟錯。” 孫星衍 注引 鄭玄 曰:“海物,海魚也。” 晉 陸機 《齊讴行》:“海物錯萬類,陸産尚千古。” 南朝 梁 沉約 《梁三朝雅樂歌》詩之八:“荊包海物必來陳,滑甘滫瀡味和神。” 宋 梅堯臣 《元日》詩:“行庖得海物,醎酸何瑣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海物"定義為"海洋中出産的動植物"(商務印書館,2020)。這個複合詞由"海"與"物"構成,其中"海"指代海洋環境,"物"特指生物資源,組合後專指海洋生态系統孕育的各類生物。

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海物包含兩個維度:

  1. 動物類:涵蓋魚類(如黃魚、帶魚)、甲殼類(如龍蝦、螃蟹)、軟體類(如章魚、扇貝)、哺乳類(如海豚、鲸魚)
  2. 植物類:包括藻類(海帶、紫菜)、海草等水生植物

《中國海洋文化史》記載,古代文獻中的"海物"常與貢品制度相關聯,《尚書·禹貢》已出現"海物惟錯"的表述,指代進獻朝廷的珍稀海産(海洋出版社,2015)。現代漁業管理中,《中國漁業統計年鑒》将海物細分為217個經濟物種,包含捕撈與養殖兩大類别(農業農村部,2023)。

在生态學領域,《海洋生物學導論》強調海物的生态價值,指出其構成海洋食物鍊基礎,維持着全球50%以上的氧氣生産(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中華藥典》另載有86種海物具有藥用價值,如海馬的補腎壯陽功效,昆布的軟堅散結作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20)。

網絡擴展解釋

“海物”是一個漢語詞彙,綜合搜索結果中的信息,其含義及用法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海魚等海産物品,泛指海洋中出産的各類生物或資源。該詞在古代文獻和詩詞中常出現,例如《尚書·禹貢》記載“厥貢鹽絺,海物惟錯”,鄭玄注解為“海物,海魚也”。

二、曆史溯源

  1. 文獻記載

    • 最早見于《尚書·禹貢》,描述為進貢的海産品(如魚、貝類等)。
    • 晉代陸機《齊讴行》中“海物錯萬類”一句,體現海産種類的豐富性。
    • 宋代梅堯臣《元日》詩提到“行庖得海物”,反映古代飲食中對海産的利用。
  2. 字義分解

    • 海:指靠近陸地的海洋區域,或泛指與水相關的廣闊事物(如“人海”“火海”)。
    • 物:本義為物品、産物,此處特指海洋生物資源。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詩文或曆史文獻中,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更多以“海産品”“海鮮”等替代。例如南朝沈約的詩句“荊包海物必來陳”,描述宴席上海産食材的陳列。

四、補充說明

需注意,部分網頁(如)提到“海物”被用于現代企業名稱(如“瑞海物流”),但此用法與詞彙原義無關,屬于專有名詞的引申。

别人正在浏覽...

阿小百計千謀碑刻變柑賓寀草原差役懲責第一次東征逗點杜多獨具芳尊否口覆師貫弓桂葆貴望孤竹焊料患失戶辚嫁雞隨雞交識雞毛筆劇黠客艙魁宿裡耳隆準公侖菌滿腹狐疑滿秩拿腔作調千春惬望輕裝簡從瓊管窮鞫騎裝曲曲橪棗絨羽商訂上江山菌子生刍守宮砂收熟四季豆四儀素揮胎鰕填嗉天衷問拟文章伯五谷囊無巧不成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