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頑陋的意思、頑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頑陋的解釋

愚蠢而鄙陋。 晉 袁宏 《後漢紀·章帝紀下》:“ 三代 推益,優劣殊軌,況於頑陋,無以易民視聽,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宋 王令 《寄洪與權》詩:“預期後相見,頑陋徒老大,好勤寄予書,思子百憂萃。” 清 鄒容 《革命軍》第六章:“嗟予小子,無學頑陋,不足以言革命獨立之大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頑陋”是一個漢語複合詞,讀音為wán lòu,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詞源釋義 《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愚鈍而鄙陋”,包含雙重語義特征:

  1. 性格缺陷:指思想固執、缺乏變通,如“頑者不通達,陋者識見淺”;
  2. 修養缺失:形容學識淺薄、行為粗鄙,《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引《後漢書·列女傳》注“頑陋之人,不達禮義”。

二、語義演變 在曆時發展中衍生出兩重引申義:

  1. 外貌描述:明清小說中多指相貌粗俗,如《型世言》第五回“此人雖頑陋,然有膂力”;
  2. 品行評判:特指不知禮義的粗野狀态,見《鹽鐵論·論诽》“頑陋之民,有廉讓之節”的辯證表述。

三、現代應用 該詞現多用于文學批評領域,形容文藝作品中刻意追求粗粝感的審美取向,如《文學評論》2020年第3期論及“當代小說中的頑陋美學傾向”。

網絡擴展解釋

“頑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愚蠢而鄙陋”,多用于形容人的思想或行為特質。以下是詳細解析:


詞義構成

  1. “頑”:本義指愚鈍、頑固,如“冥頑不靈”,引申為固執、不馴服。
  2. “陋”:指粗劣、丑惡或見識淺薄,如“孤陋寡聞”。兩字組合後,強調智力與品行的雙重缺陷。

用法與語境


文獻例證


現代適用性

該詞屬書面語,現代使用較少,常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修辭場景。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冒犯他人。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愛恩北撓不勞而成辰選娖搦翠尾大清大頭菜殿直斷滅空飯牛屠狗鋒石富貴花富健凫舟該辯甘膏梗概公開審判貴宗豪溢闳壯華京回溯奸豎檢驗工金介金籙雲籤僦功酒樹誇伐連光靈仙輪作漫叟懵頭懵腦廟堂之器佩玖樵戶漆緑寝兵青娥清國旗旆漆漆取合瞿目縮舌儒家經書辱罵弱志繕校燒指神龜樂踏春堂頭和尚投誠頑冥憲部銷解消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