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注意,關注。《晉書·庾翼傳》:“而八年春上表請據 樂鄉 ,廣農稸穀,以伺二寇之釁,而值天高聽邈,未垂察照,朝議紛紜,遂令微誠不暢。”
(2).多作公文用語。猶查照。請對方注意文件内容,或按照文件内容辦理。 廖仲恺 《複旅滬粵商電》:“遠承電詢,特陳概略,即希察照。”
“察照”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há zhào,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注意、關注
指對事物進行細緻的觀察或重視,強調主動關注。
例:《晉書·庾翼傳》中提到“未垂察照”,意為未得到關注或重視。
公文用語(查照)
多用于正式文書中,表示“請對方注意文件内容,并依内容辦理”。
例:近代廖仲恺在電文中使用“即希察照”,意為請對方按文件要求執行。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用例或現代公文範例,可參考《晉書》或近代文獻。
《察照》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仔細觀察和照顧。
《察照》的第一個字“察”由部首“宀”(寶蓋頭)和聲旁“宀”(寶蓋頭)組成,共有11個筆畫。第二個字“照”由部首“⺮”(竹子)和聲旁“⺮”(竹子)組成,共有13個筆畫。
《察照》一詞的來源較晚,主要出自《明史·巫山傳》:“巫山為險要,所寄察照。”在這裡,“察照”意為巡察并照顧。
《察照》的繁體形式為「察照」。
根據《康熙字典》,《察照》在古時的寫法略有不同,第一個字“察”在舊字體中是寫作「署」,第二個字“照”寫作「瞾」。這種寫法在現代已經很少使用。
1. 他總能察照到朋友的心情變化。
2. 我們應該察照環境的變化并做出相應的應對。
察勤、照拂、察覺、照明、察言觀色
察看、觀察、照料、關心
漠視、忽視、不理睬、疏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