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ll] 同“耷拉”
見“ 搭剌 ”。
拖延。《醒世姻緣傳》第六三回:“每日給他兩碗飯吃,搭拉着他的命兒。”
"搭拉"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作動詞和拟聲詞,其核心含義指物體松弛下垂的狀态或發出類似下垂的聲響。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語言研究,其詳細釋義如下:
下垂;低垂
指物體因失去支撐或無力而向下懸挂。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227頁。
拟聲詞
模拟物體下垂、拍打或斷裂時的聲響。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卷三第4121頁。
形容萎靡不振的狀态
用于描述人精神不振或身體部位無力下垂。
來源:《北京話詞語》傅民,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第89頁。
方言中的特殊含義
在部分北方方言中可指"拖沓"或"拖延"。
來源:《東北方言詞典》馬思周,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112頁。
"搭拉"為疊韻聯綿詞,最早見于元代文獻,本義強調"下垂的動态"。明代《金瓶梅詞話》已有用例:"簪子搭拉在袖子外邊。"其拟聲用法則由下垂時産生的聲響引申而來。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6卷第1203頁。
綜合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252頁。
“搭拉”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下垂的樣子
指物體或身體部位自然下垂的狀态。例如《西遊記》第三十九回中描述“搭拉兩個耳,一尾掃帚長”,即用“搭拉”形容耳朵下垂的形态。該詞也寫作“耷拉”“答拉”等,常見于口語表達,如“搭拉着腦袋”“眼皮搭拉”等場景。
勉強維持
在《醒世姻緣傳》第六十三回中,“每日給他兩碗飯吃,搭拉着他命兒”一句,表示通過有限的條件勉強維持生命或狀态。此用法帶有拖延、苟延殘喘的意味。
補充說明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詳細出處,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本本主義避風頭長錠愁霖闖破爨婢錯磨淡辭單打膽義彫缋定軍山兜鈴二杆子風波蜂旗扶毂弓勢宮鑰挂吼古字狠強澒耳紅鹽滑車化權翬甍峻格科班苦頭老馬戀棧遼闊麗朝流火曆揚緑錢命镫木夯呶呶蹑足判合潑水難收倛頭省饷蜃女審問試産釋縛石門頌衰紅擡盒讨惹厭天眼題意相門有相閑氣布衣孝子夏篆謝監信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