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ar;dread] 畏懼,害怕
大水漫漫,心甚恐懼
畏懼,害怕。《易·震》:“洊雷,震,君子以恐懼脩省。”《史記·秦始皇本紀》:“諸侯恐懼,會盟而弱 秦 。” 唐 杜甫 《留花門》詩:“田家最恐懼,麥倒桑枝折。”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奇谑一·參政夢》:“傍有大水漫漫,心甚恐懼。” 老舍 《駱駝祥子》二:“希望使他快活,恐懼使他驚惶。”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恐懼漢語 快速查詢。
“恐懼”是一種人類與動物共有的基本情緒,源于對潛在危險或威脅的本能反應。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恐懼是生物體在感知到危險(真實或想象)時産生的心理與生理反應,表現為緊張、焦慮、逃避傾向等。其本質是生存機制的一部分,幫助個體規避傷害。
大腦的杏仁核是處理恐懼的核心區域,接收到威脅信號後,會觸發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軸),釋放皮質醇和腎上腺素,啟動“戰鬥或逃跑”反應。
當恐懼超出合理範圍且持續影響生活時,可能發展為恐懼症,例如:
不同文化對恐懼的認知差異顯著:某些社會鼓勵直面恐懼以培養勇氣,另一些則強調規避風險。現代心理學通過認知行為療法(CBT)和暴露療法幫助患者管理病态恐懼。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恐懼類型或治療方法,可提供更具體的方向以便補充說明。
恐懼是指對某種事物、情景或狀态産生的強烈、不安的心理反應。它是一種情感表現,常伴隨着害怕、緊張、焦慮等情緒。
恐懼的拆分部首是心,由3個筆畫組成。
恐懼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恐”和“懼”兩個字,二者原本有相似的意義。在現代漢語中,這兩個字已經合并為“恐懼”,指代同樣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恐懼”分别寫作「恐懼」。
古時候,恐懼的寫法有多種變體。其中一種寫法是「悻懼」,它由“悻”和“懼”兩個字組成,含義和恐懼相近。
1. 我對高空恐懼症,所以不敢乘坐過山車。
2. 面對陌生人,他總是感到一種無名的恐懼。
3. 她童年的恐懼陰影始終在心頭萦繞。
1. 恐懼心理
2. 恐懼症
3. 害怕恐懼
4. 恐懼感
5. 恐懼因素
1. 害怕
2. 驚恐
3. 擔心
4. 憂慮
5. 驚慌
1. 勇敢
2. 大膽
3. 自信
4. 平靜
5. 安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