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從自齋時,等到日轉過,沒箇人偢問,酩子裡忍餓。”
“從自”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表示時間起點
“從自”相當于現代漢語的“自從”,用于引出時間的起點。例如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中的例句:“從自齋時,等到日轉過,沒箇人偢問,酩子裡忍餓。”
此用法與“自從”類似,如《文選·李陵·答蘇武書》中“自從初降,以至今日”的表述。
引申為“從自身出發”
部分資料提到,“從自”可指從内心深處或本質出發的行為,例如:“會計人員必須從自身做起,以嚴明制度約束自己。” 但這種用法在現代漢語中較為少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西廂記諸宮調》原文或漢典等權威古籍解析。
從自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從、自。它可以表示人們從某個地方出發,或者是主動離開某個位置。在古代文學中,也有表示自己、自身的含義。
從自的部首是從字旁,拆分後的筆畫數為4畫,分别是從(2畫)和自(4畫)。
從自的字形來源于古代象形字,從字旁象征着人向前走的樣子,而自字旁象征着人的自身。在繁體中,從自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從自的寫法有一些變化。它曾經被寫作「從自」,「從」表示從、跟隨,「自」表示自己。這種寫法強調了從某個地方出發的動作,同時也凸顯了個體的重要性。
1. 他從自家出發,徒步走了十多公裡。
2. 她決定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
1. 自動:指由自己驅動、操作的。
2. 從前:指過去的時間、事情。
3. 自豪:指因為自己的成就或者某個群體的成就而感到驕傲。
近義詞:離、出
反義詞:至、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