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緑字的意思、緑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緑字的解釋

(1).古代石碑上刻的文字,填以色漆,故稱綠字。 南朝 梁簡文帝 《宣武王廟碑贊》:“功書緑字,事燭青編。” 唐 張說 《奉和聖制途經華嶽》:“舊廟青林古,新碑緑字生。”

(2).河圖上的綠色文字。《晉書·地理志序》:“ 大禹 觀於濁 河 ,而受緑字,寰瀛之内可得而言也。” 南朝 齊 謝朓 《侍宴華光殿曲水奉敕為皇太子作詩》之一:“朱綈葉祉,緑字摛英。” 唐 李峤 《洛》詩:“神龜方錫瑞,緑字重來臻。” 宋 範仲淹 《滕子京以真箓相示因以贈之》詩:“緑字起龍蛇,丹文掛星鬥。”參見“ 緑文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緑字”的含義可從字面與引申義兩個層面解析,結合不同來源信息綜合如下:

一、字面含義

  1. 古代碑文與河圖文字
    指古代石碑上填塗綠色漆料的文字,或河圖(傳說中預示天命的圖文)上的綠色文字。

二、引申義(成語用法)

  1. 比喻生動鮮活的文章
    因綠色象征生機,“緑字”引申為用綠色筆墨書寫,形容文章、書籍等内容新穎活潑,富有創意。此用法常見于形容文學作品、演講稿等。

三、“緑”字基本信息

四、注意事項

網絡擴展解釋二

綠字的意思

綠字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來表示顔色“綠”。綠色代表着自然、生命、希望和幸福。在中國文化中,綠色也有着與春天、和平、康樂、誠信等積極向上的意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綠字由三個部首組成,從上至下分别是“⺅”、“⺾”和“口”。它的總筆畫數為十。

來源和繁體

綠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在金文時期,綠字的寫法為“綠”。到了隸書時期,“綠”字演變成了現代簡化字“綠”,繁體字為“綠”。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在商、周時期,綠字的寫法形狀與現代稍有不同。當時的綠字寫作“綠”,字形更加複雜,包含了多個獨特的部首和筆畫。

例句

1. 這個蔬菜是綠的,新鮮又健康。 2. 青山綠水,構成了美麗的風景。

組詞

綠色、綠葉、綠草、綠意、綠景、綠洲

近義詞

青、翠綠、碧綠、蒼翠

反義詞

紅、黃、藍、黑、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