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ose school;suspend classes] 中斷或停止上課
學校因小兒麻痹症的突然蔓延而停課
停止上課。《工人日報》1964.1.26:“業餘教育應該主動讓路,作一些妥善安排,調整學習時間,但是不要停課。”
停課指學校或教育機構因特殊原因暫時中斷正常教學活動的行為,具體可從以下五方面理解:
基本定義
指教學活動的中斷或暫停,表現為學生集體或個體停止上課。該詞最早見于1964年《工人日報》報道,強調特殊情況下的教學調整。
常見原因
類型區分
曆史案例
1941年太平洋戰争爆發時,燕京大學因日軍入侵被迫停課;1964年部分業餘教育機構通過調整時間避免全面停課。
注意事項
停課期間需關注學生安全,如關閉燃氣、防範陌生人進入等。學校恢複上課後,可能通過補課或調整進度彌補教學缺失。
更多具體案例可通過查閱《文明小史》等文獻了解清末學堂的停課場景。
停課是指暫停正常的課堂教學活動,通常是因為特殊的情況或者特定的安排而暫停。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亻”和“止”,其中“亻”是人的意思,而“止”則表示停止、中止的意思。
停課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繁體字中的“休”字和簡化字的“休”字形态相似,都有着停止、休息的意思。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在不同,但是意思基本相同。
例句:學校突然發生了一起傳染病疫情,為了保護學生的健康,學校決定停課十天。
組詞:停學、停課時間、停課通知、停課政策
近義詞:暫停課程、中止學習、休課
反義詞:開課、複課、正常上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