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棵松的意思、棵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棵松的解釋

五粒松。《阿詩瑪》詩之四:“兩股水到頭要淌到一起,青松和棵松從不分離。”一本作“嗑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棵松"在漢語詞彙體系中屬于複合量詞結構,需從構詞法和語義演變兩方面進行解析:

一、構詞分析 "棵"作為現代漢語規範量詞,最早見于《說文解字》木部,本義指樹木的主幹部分。根據《現代漢語量詞用法詞典》(商務印書館,2019)記載,該量詞自元代起逐漸定型,專門用于計量植物個體,如"三棵柳樹""兩棵牡丹"。

"松"在《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中有兩層核心釋義:其一指松科植物的統稱,如《詩經·小雅》"如松茂矣";其二引申為堅貞品格的象征,如《論語》"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二、語義組合特征 "棵松"結構屬于"量名組合"的特殊語用現象,常見于明清文獻中的經濟文書與地籍檔案,特指單株松樹的計量單位。例如《徽州府志·物産卷》載有"東嶺植棵松五十,作界标用"的記載,此處的語義結構相當于現代漢語"五十棵松樹"的簡略表達。

三、現代規範用法 根據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四版)建議,當代書面語中應完整使用"棵"作為量詞與名詞"松樹"搭配。但在特定方言區(如皖南、閩北)的口語中仍保留"棵松"這種古語殘留,主要出現在林業交易、園林設計等專業領域。

四、文化附加義 該組合詞在文學創作中偶見活用,如當代作家賈平凹《秦腔》中"山坡上孤零零的棵松,守着整個村子的魂",此處通過量名結構的特殊組合強化了松樹的意象特征,屬于藝術化語言處理手法。

網絡擴展解釋

“棵松”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含義及相關信息如下:

一、基本釋義

“棵松”指代五粒松,是一種松樹的名稱。該詞常見于文學或方言用法中,例如在彜族叙事長詩《阿詩瑪》中就有相關描述。

二、引證與出處

在《阿詩瑪》第四章節中,詩句“青松和棵松從不分離”通過自然景物比喻情感的堅定,這裡的“棵松”與“青松”呼應,象征緊密相連的關系。

三、植物學關聯

“五粒松”可能指代華山松(學名:Pinus armandii),因其松針常以五針一束為特征,部分方言或文獻中會以此别稱描述。

四、其他延伸

部分詞典提到“棵松”可比喻人的高尚品質(如堅貞、純正),但此用法較少見,更推薦以具體植物釋義為主。

五、讀音與結構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阿詩瑪》原文或植物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各綽寶刀不老表語並翼草上飛冊勳闡幽抉微撐傘炊桂詞科盜決癫痫疊地頂大動溶東園豆荄斷雲房匳發書诽笑鳳麟洲伏熱梗險攻城打援公誼鼓手寒液鶴頭闆黃風皇基惠音阍犬活力教子界定緊繃繃靜外兩道頭六號丏緣明喆縻系鳥嘴氣不過人來人往乳妪善罷幹休赦放轼鼃說發送親娘子訟愬甜句兒天思圖識勿怠勿忘香象渡河宵民喜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