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動;慫恿。《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些衆吏雖懷妬忌,無可奈何,做好做歉的説發 金滿 備了一席戲酒,方出結狀,申報上司。”
《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中均未收錄“說發”作為獨立詞條。從漢語構詞法分析,“說”與“發”作為單字存在以下釋義:
說(shuō):根據教育部《現代漢語常用詞表》,核心義項為“用言語表達思想”,如《說文解字》載“說,釋也”,引申為解釋、主張等義。台灣《重編國語辭典》補充其古義通“悅”(yuè),表喜悅。
發(fā):商務印書館《新華字典》标注其本義為“射出”,後衍生出表達(發言)、産生(發生)、顯現(發現)等24項引申義,符合漢字“一字多義”的特征。
作為短語組合時,“說發”在現存古籍語料中偶見于佛教典籍,如《大正新修大藏經》中“說發菩提心”指闡釋佛教修行的發願行為,但該用法未被現代漢語吸收為标準詞彙。建議在正式文本中優先使用“闡述”“抒發”等規範化表達。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現代漢語常用詞表.商務印書館,2008. 台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0修訂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新華字典.第12版.商務印書館,2020.
“說發”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釋義
“說發”讀作shuō fā,意為說動、慫恿,指通過言語鼓動他人采取某種行動。例如《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中的例句:“做好做歉的説發金滿備了一席戲酒”,即描述同僚通過言語促使金滿設宴。
2. 字義分解
3. 語境與用法
該詞多用于古代白話文學作品,含一定口語色彩,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其語義偏向中性,具體褒貶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如例句中暗含“表面示好,實則施壓”的意味。
參考來源:綜合滬江線上詞典、漢典等釋義()。
案部白日作夢八字胡查禁車挽丑博刺宥刀蜜東奔西撞隊禮度夏法物粉澤覆醬燒薪附賴俯順關垂鼓波過江之鲫亨衢橫織黃麻紫書奬叙蹐駁脊令原靳道旌帛靖密景征機險稷雪局度蘭陔濫行牢彘愣愣,愣愣兒馬镫貓頭鷹弭亂迷蹤失路虐斂凝伫瓢笙清門靜戶乞師取美柔情綽态沈墨實施授記書柬圖章私瘗送誠肅淡訴權痛悔前非推心霧霾夏鮌蟹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