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渴日的意思、渴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渴日的解釋

(1).盡日,終日。《書·泰誓中》“我聞吉人為善,惟日不足;兇人為不善,亦惟日不足” 孔 傳:“吉人渴日以為善,兇人亦渴日以行惡。”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屈支國》:“受經聽法,渴日忘疲。” 唐 錢起 《廣德初銮駕出關後登高愁望》詩之一:“渴日候 河 清,沉憂催暮齒。”參閱 清 陸雲錦 《芝庵讀書記·書》

(2).時間不足。語本《三國志·魏志·王肅傳》“﹝ 董遇 等﹞亦歷注經傳,頗傳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苦渴無日。” 明 楊慎 《藝林伐山·渴日競辰》:“ 魏 董遇 字 季真 ,從學者苦渴日。 遇 言當以三餘:夜者日之餘,冬者歲之餘,風雨者時之餘。渴日可對競辰。”

(3).旱日。 唐 杜甫 《望嶽》詩:“渴日絶壁出,漾舟清光旁。” 仇兆鳌 注:“渴日謂旱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渴日”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盡日,終日

指全天、整日,強調時間的延續性。


2.時間不足

表示時間緊迫或不夠用,需抓緊利用。


3.旱日

指幹旱的天氣,但此義項使用較少,文獻例證較薄弱。


“渴日”的核心含義圍繞時間展開,既指時間的完整延續(盡日),也強調時間的匮乏(不足),需結合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尚書》《三國志》及楊慎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渴日》的意思

《渴日》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非常渴望的、極度渴求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渴日》這個詞包含了兩個部首:氵(水部)和日(日部);它由9個筆畫組成。

來源

《渴日》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渴」是指渴望、口渴,「日」則表示太陽、光明。結合在一起,意思就是非常渴望有陽光、有光明。

繁體字

《渴日》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渴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渴」的寫法與現行的基本一緻,但「日」的寫法為「曰」。

例句

1. 學生們等待着放學鈴的一聲,每天的下午都渴日盼望着。
2. 多年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她心中的渴日終于實現了。

組詞

渴求、口渴、渴慕、渴仰、渴念、渴望

近義詞

渴望、渴求、渴盼、渴仰

反義詞

滿足、飽足、滿飲、寬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