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俘的意思、告俘的詳細解釋
告俘的解釋
古代凱旋,獻俘太廟,以告成功。《新唐書·突厥傳上·颉利可汗》:“ 頡利 至京師,告俘太廟,帝禦 順天樓 ,陳仗衞,士民縱觀。”
詞語分解
- 告的解釋 告 à 說給别人,通知:告谕。告知。告誡。告訴。報告。勸告。奔走相告。 向行政司法機關檢舉、控訴:告發。告狀。控告。 表明,請求:告老。告急。自告奮勇。 宣布或表示某種情況出現:告成。告竭(宣布某種東
- 俘的解釋 俘 ú 打仗時被擒的敵人:俘虜。戰俘。遣俘。 打仗時擒住敵人:俘獲。被俘。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告俘”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凱旋後向太廟獻俘并宣告成功的儀式。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
詞義解析
告俘(拼音:gào fú)
- 核心含義:指古代軍隊凱旋後,将俘虜獻至太廟(帝王祭祀祖先的場所),以此宣告戰争勝利和國家功業的完成。
- 儀式背景:這一行為兼具宗教祭祀和政治宣示的雙重意義,既向祖先彙報功績,也向民衆展示國威。
曆史出處
《新唐書·突厥傳上·颉利可汗》記載:“頡利至京師,告俘太廟,帝禦順天樓,陳仗衞,士民縱觀。”
這段文字描述了唐太宗時期,突厥首領颉利可汗被俘後,唐朝在太廟舉行獻俘儀式,皇帝親臨城樓檢閱儀仗,百姓共同見證的場景。
延伸說明
- “告”的深層含義:此處“告”特指以莊重形式向祖先或天地禀告,不同于日常語境中的“告知”。
- “俘”的指代:既包括實際俘虜的敵方首領或士兵,也象征戰争的全面勝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告俘這個詞的意思是通知俘虜被俘或被捕。根據拆分部首和筆畫,告的部首是告字旁,俘的部首是人字旁,共計12個筆畫。
《告俘》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戰争中。在古時候的中國,戰争是常見的事件,而告俘就是指通知所俘獲的敵方士兵或俘虜,讓其知曉自己的被俘狀态。
《告俘》的繁體字是「告俘」,與簡體字形式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是「告俘」一詞的基本含義和形式并沒有太大變化。
一些可能的例句包括:
1. 我們立即派人告俘敵方士兵。
2. 士兵被捕後,要及時告俘,并确保其安全。
與「告俘」相關的組詞有:
告捷:通知勝利或戰果。
告知:通知或告訴别人某事。
俘虜:被俘獲的敵方士兵。
近義詞可能包括:
通知:告知某事或傳達消息。
報告:通報事情或彙報工作。
告示:公告或通告。
反義詞可能包括:
釋放:放走被囚禁的人或俘虜。
逃脫:從囚禁或監視中成功離開。
以上是關于「告俘」這個詞的相關信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