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渴日的意思、渴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渴日的解释

(1).尽日,终日。《书·泰誓中》“我闻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 孔 传:“吉人渴日以为善,凶人亦渴日以行恶。”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屈支国》:“受经听法,渴日忘疲。” 唐 钱起 《广德初銮驾出关后登高愁望》诗之一:“渴日候 河 清,沉忧催暮齿。”参阅 清 陆云锦 《芝庵读书记·书》

(2).时间不足。语本《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苦渴无日。” 明 杨慎 《艺林伐山·渴日竞辰》:“ 魏 董遇 字 季真 ,从学者苦渴日。 遇 言当以三餘:夜者日之餘,冬者岁之餘,风雨者时之餘。渴日可对竞辰。”

(3).旱日。 唐 杜甫 《望岳》诗:“渴日絶壁出,漾舟清光旁。” 仇兆鳌 注:“渴日谓旱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渴日"为古汉语复合词,其释义可追溯至《汉语大词典》与《辞源》两大权威辞书,具体包含两层含义:

一、字面指"时间不足的太阳",比喻光阴短暂。《后汉书·王符传》"渴日之岁"句注疏中,李贤引《尔雅》云:"渴,尽也",意为太阳即将落尽,引申为时日紧迫的境况。

二、引申为"极度渴望光明"的文学意象。清代朱彝尊《曹先生溶挽诗》"渴日峥嵘事"之句,以"渴日"暗喻追求光明理想的执着精神,《骈字类编》亦收录此词为文人创作中的象征性表达。

该词在《佩文韵府》中被归入"日部",标注为仄声字,读音作"kě rì",符合古代音韵规范。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古典文献研究及诗词鉴赏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渴日”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尽日,终日

指全天、整日,强调时间的延续性。


2.时间不足

表示时间紧迫或不够用,需抓紧利用。


3.旱日

指干旱的天气,但此义项使用较少,文献例证较薄弱。


“渴日”的核心含义围绕时间展开,既指时间的完整延续(尽日),也强调时间的匮乏(不足),需结合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尚书》《三国志》及杨慎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白内障白妞暴腾曹刿论战谄上欺下车辎瘳损荡陈鼎臑鼎足发呕奉系丐育鲎子酱化日火警交连娇荑激犒精确度静暇近郊进退爲难讥问跼顿军甲林樊柳街六马仰秣篱垣冒亲茂着虐使鸟贼逆差牛脍辟阖剖棃切齿痛恨礐石让带染指垂涎人公里乳酸沙鼎煞性子试场施与识真水银柱熟食送祟文游台蜗牛庐物外人五指乡镇企业咸苦贤巧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