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茶鼓的意思、茶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茶鼓的解釋

亦作“ 茶皷 ”。佛教語。禅寺法堂西北角設置此鼓,集僧用茶湯時用。 宋 林逋 《西湖春日》詩:“春煙寺院敲茶皷,夕照樓臺卓酒旗。” 宋 陳造 《縣西》詩:“茶鼓適敲 靈鷲院 ,夕陽欲壓 赭圻城 。”《禅林象器箋·呗器門·法鼓》:“法堂設二鼓。其東北角者為法鼓,西北角者為茶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茶鼓是漢語詞彙中具有雙重文化内涵的專有名詞,其釋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考據:

一、寺院報時器具 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3)釋義,茶鼓特指古代寺院中召集僧衆飲茶時敲擊的鼓器。宋代林逋《西湖春日》詩"春煙寺院敲茶鼓,夕照樓台卓酒旗"即指此物,印證了該器具在寺院生活中的計時功能。此制可見于《宋史·職官志》載寺院"擊茶鼓則齋堂開靜",屬于禅宗寺院"五鼓"制度中的特定信號器具。

二、茶事專用器物 《中國茶文化大辭典》(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記載,茶鼓另指宋代點茶儀式中使用的鼓形煮水器。其形制仿周代"建鼓",鼓腹設流口,青銅材質,見于宋代審安老人《茶具圖贊》所繪十二茶器圖譜。該器物因能保持水溫穩定,被列為"茶道二十四器"之一,現存宋代墓葬出土文物可佐證其曆史存在。

按《茶經述評》(吳覺農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考證,兩種釋義實為同源異用:寺院茶鼓既承襲周代禮樂制度,又融合唐代茶宴儀軌,至宋代形成兼具實用功能與文化象征的複合型茶器。

網絡擴展解釋

“茶鼓”是佛教寺院中的一種器具,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1. 基本定義
    茶鼓是禅寺法堂西北角設置的鼓,用于召集僧人飲茶或進行茶事活動,屬于佛教儀軌中的法器之一。其名稱由“茶”與“鼓”組合而成,體現了寺院中飲茶與法事儀式的結合。

  2. 功能與位置
    禅寺法堂通常設兩種鼓:東北角的“法鼓”用于講經、誦戒等正式法會;西北角的“茶鼓”則專為召集僧人用茶湯或茶會而設。這一設置反映了寺院生活中“禅茶一味”的傳統。

  3. 文獻記載
    宋代詩詞中多次提及茶鼓,如林逋《西湖春日》中“春煙寺院敲茶皷(鼓)”,陳造《縣西》中“茶鼓適敲靈鷲院”,均描繪了寺院以鼓聲召集僧人飲茶的場景,側面印證了茶鼓在宋代禅寺中的普遍性。

  4. 文化意義
    茶鼓不僅是實用器具,也象征寺院将日常飲茶納入修行體系,體現禅宗“平常心是道”的思想。敲擊茶鼓的儀式感,強化了飲茶作為集體修行環節的莊重性。

茶鼓是佛教寺院中兼具實用功能與文化内涵的法器,其存在反映了禅茶文化在宗教生活中的深度融合。若需進一步了解寺院儀軌或茶文化演變,可查閱《禅林象器箋》等佛教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班春蚌硯幫源洞抱疾寶算鞴囊冰碎蠶眠字參野誠謝淳着道長論短等異颠覆封記豐泰粉墨伏質該辯鋼勻橫躏懷清台潢污黃中華豔籛铿簡穆箭眼接軌極樂國積伶積俐京江九冰揪采局察寬令累夜槤枷攣踠露飲貊道扒犁旁人飄突譴奪侵曉社會主義道德的示範者誠信風尚的引沈麝蜀都海棠水漚肆流宿水餐風闛阖袒左跳腳舞投營蔚跂倭寇相複心浮氣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