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知識淵博、明智達理的學者。《後漢書·盧植傳》:“中興以來,通儒達士 班固 、 賈逵 、 鄭興 父子,并敦悅之。”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書開元占經天體渾宗後》:“至以日景求之,違錯甚多,然其流行,布在羣書,通儒達士,未之考正。”亦稱“ 通儒達識 ”。《南齊書·禮志上》:“ 漢 之於 周 ,世代未遠, 鄗 上頽基, 商丘 餘樹,猶應尚存,迷失方位,未至於此,通儒達識,不以為非。”
“通儒達士”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知識淵博、明智達理的學者,強調學識與智慧兼備。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含褒義。
綜合《後漢書》、漢典()及滬江詞典()等來源,該詞解釋一緻,可信度較高。
《通儒達士》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指能夠與儒學通達并能夠運用儒家思想的士人。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通儒達士》這個詞語的部首和筆畫:
《通儒達士》這個詞的部首是:通、儒、達、士。
通這個字的部首是辶,它是由3畫組成;儒這個字的部首是人,它是由2畫組成;達這個字的部首是辶,它是由3畫組成;士這個字的部首是士,它是由3畫組成。
《通儒達士》這個詞語的來源是古時候儒家對士人的稱謂。士人指的是受到正統儒學教育的人,他們精通儒家經典,能夠運用儒家思想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和修養。
在繁體字中,《通儒達士》分别是「通儒達士」。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與現在略有不同。通字的上面是一橫,表示通行,下面是辶,表示走路;儒字的上面是一橫,表示人物直立,下面是人,表示人類;達字的上面是一橫,表示直接,下面是辶,表示走路;士字的上面是一橫,表示直立,下面是士,表示士人。
這個詞語的例句可以是:“他是一位通儒達士,非常了解儒家經典,并能夠運用儒家思想來指導自己的行為。”
一些與《通儒達士》相關的組詞包括:儒家、儒學、通達、達士。
與《通儒達士》近義詞有:儒者、士子、學識淵博的人。
與《通儒達士》反義詞有:外行人、無知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