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驚栗的意思、驚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驚栗的解釋

猶驚戰。 南朝 宋 鮑照 《從庾中郎遊園山石室》詩:“沉空絶景聲,崩危坐驚慄。” 明 葉盛 《水東日記·蔣司訓》:“‘頃見郡中新刻《忠經》,大非是, 馬融 何如人,其言何可經也?’衆為之驚慄。” 秦牧 《藝海拾貝·<畫蛋·練功>》:“以後畫起圓圈來,信筆一揮,就像用圓規畫成一樣,‘令人看見驚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驚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基本釋義
“驚栗”意為因恐懼、緊張或震驚而産生的戰栗感,可理解為“驚戰”或“驚懼發抖”。例如,南朝鮑照的詩句“崩危坐驚慄”便描繪了因危險而戰栗的狀态。

2. 引證與用法

3. 近義詞與關聯詞
常見近義詞包括“驚懼”“戰栗”“惶恐”等,反義詞如“鎮定”“從容”。其英文可譯為“thrilling”或“horror”,但需結合具體語境。

總結
“驚栗”通過古今用例展現了從生理戰栗到心理震撼的多層含義,適用于描述藝術、文學或現實中的強烈情緒體驗。

網絡擴展解釋二

驚栗的意思

驚栗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因驚吓、恐懼或寒冷而引起的身體顫抖或戰栗的狀态。當人們感到驚吓或寒冷時,他們的身體可能會不由自主地發生劇烈的震顫。

拆分部首和筆畫

驚栗的兩個字分别是「驚」和「栗」。

其中,「驚」字的部首是「心」,它由十一畫組成,表示心靈受到驚吓。

「栗」字的部首是「木」,它由五畫組成,表示樹木的一種。

來源

《驚栗》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由于古時人們認為驚吓或寒冷會使人的心靈受到震動,身體發冷的感覺就像栗子的外殼一樣瑟瑟發抖,因此用「驚栗」來形容。

繁體

「驚栗」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都是「驚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中的「驚栗」是以篆書形式寫出來的。篆書是古代中國最早的一種字體,每個字都由筆畫構成,而且筆畫比現代漢字複雜。篆書的「驚栗」由經、纟、目等多個部首及各種筆畫組成。

例句

1. 他聽到突然的巨響,身體一陣驚栗。

2. 寒冷的風吹過,她感到一陣驚栗從頭到腳。

組詞

1. 驚吓

2. 恐懼

3. 戰栗

4. 震顫

近義詞

驚恐、恐慌、恐怖、戰栗、驚慌失措

反義詞

安詳、鎮定、冷靜、沉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