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舉踵的意思、舉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舉踵的解釋

[be on tiptoe] 踮起腳後跟

延頸舉踵,喁喁然皆争歸義。——《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詳細解釋

踮起腳跟。形容盼望殷切。《荀子·榮辱》:“小人莫不延頸舉踵而願曰:‘知慮材性,固有以賢人矣。’”《南齊書·蕭穎胄傳》:“雲雨之所沾被,日月之所出入,莫不舉踵來王,交臂納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舉踵”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ǔ zhǒng,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解釋
    指“踮起腳後跟”的動作,即擡起腳跟、腳尖着地,常見于伸長身體張望或企盼的情景。

    • 例:“延頸舉踵,喁喁然皆争歸義。”(《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2. 比喻義
    引申為殷切盼望或極度渴望,形容對某人、某事的深切期待。

    • 例:“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頸舉踵而願安利之。”(《列子·黃帝》)

二、用法與語境


三、常見搭配

  1. 延頸舉踵
    固定搭配,意為伸長脖子、踮起腳跟,強調急切盼望的狀态。
  2. 舉踵思慕
    形容深切思念,如《史記》中“舉踵思慕,若枯旱之望雨”。

四、辨析與注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史記》《荀子》等文獻,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舉踵

舉踵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舉”和“踵”。

“舉”的部首是“卩”,總筆畫數為三畫。它表示擡起、舉起的意思。

“踵”的部首是“足”,總筆畫數為十畫。它表示腳跟。

“舉踵”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形容人在行走或站立時擡起腳跟的動作。

在繁體字中,舉踵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舉踵可以寫作“擧踵”,其中的“擧”是使用了更多的筆畫來表示“舉”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關于舉踵的例句:

1. 他舉踵向前走去。

2. 小孩子們在沙灘上舉踵踩水。

3. 他累得腿軟,幾乎不能舉踵行走。

組詞:舉手、舉起、踵事

近義詞:擡腳、擡起腳跟

反義詞:落腳、踩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