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定昬的意思、定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定昬的解釋

見“ 定昏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定昬(dìng hūn)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語詞,現多用于書面語或曆史文獻中,其核心含義與古代婚俗及時間概念相關。以下從權威辭書及典籍角度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指黃昏嫁娶的禮儀

    古代婚禮常在黃昏舉行,故“定昬”本義指确定婚約或舉行婚禮的時辰。《漢語大詞典》釋為:“古婚禮在黃昏舉行,故稱婚約為‘定昬’。” 此習俗源于《禮記·昏義》:“昏禮者,将合二姓之好……故曰昏禮。”因“昏”即黃昏,“定昬”引申為約定婚姻。

  2. 泛指黃昏時分

    從時間概念看,“昬”通“昏”,指日落後的昏暗時刻。《說文解字注》稱:“昬,日冥也。” “定昬”可指黃昏這一特定時段,如《淮南子·天文訓》載“(日)至于虞淵,是謂定昬”,描述太陽落至虞淵(傳說日落處)的天象。


二、古籍例證


三、文化背景

“定昬”承載了周代“昏禮”制度的核心特征:

  1. 時間象征:黃昏寓意陰陽交替,契合男女結合的自然哲學。
  2. 社會意義:古代通過“六禮”(納采至親迎)規範婚約,“定昬”是其中關鍵環節,體現宗法倫理。

參考資料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7001-9)
  2. 《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ISBN 978-7-101-07125-4)
  3. 《儀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 978-7-5325-8127-4)
  4. 《禮記·昏義》(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定昬”是一個較為罕見的古漢語詞彙,現多用于文獻或特定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定昬”指天将黑的時候,即傍晚黃昏時分。其核心含義與“定昏”相通,屬于同義異形詞()。

2. 詞源與用法

3. 相關詞彙擴展

建議:若需深入考據該詞的具體用例,建議參考《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等權威辭書,或檢索《禮記》《儀禮》等先秦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擺制寶卷兵車行賓籍薄産餔子操赢草酌擦拳抹掌城角儲宰聰察錯逆大祝彫刓敵忾同仇黩慢發嗲非笑富貴紅宮線管城顧顧衮師嗥咷侯畿潢裱畫押江西臘賤降教勖賈作積冰吉符虡業看死陵冒漫浸馬下賠付怦怦憑檻剖治千裡移檄起叩秦川漆紗善辯神蓋眚禮時世妝水理四時八節搜剔文淵閣伍符庑金晤叙小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