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馬分屍的意思、五馬分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馬分屍的解釋

[tear a body limb from limb;cruel punishment of dismenbering the criminal's body] 古代一種酷刑,用五匹馬分别拴住人的頭部和四肢,把人扯開。現多比喻把完整的東西分割得非常零散

詳細解釋

古代一種酷刑,即車裂。亦謂處以極刑。 王西彥 《老太婆伯伯》:“ 汪精衛 私通外國卻饒放不得,抓到時應該千刀萬剮,五馬分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馬分屍”是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解釋

  1. 古代酷刑
    指用五匹馬分别拴住人的四肢和頭部,将人體撕裂緻死的刑罰,又稱“車裂”或“四裂”。這種刑罰在曆史上被用于處決重罪犯人,屬于極殘酷的肉刑。

  2. 現代比喻義
    現多比喻将完整的事物分割得支離破碎,強調破壞性。例如:“剛買的玩具被孩子拆得五馬分屍”。


二、出處與用法


三、使用示例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馬分屍》的意思

《五馬分屍》是一個成語,意指将一個人的屍體分成五段,然後每一段都綁在不同的馬上,把馬分别拉走,作為一種殘忍的酷刑執行。這種行為被認為是極其殘忍和暴虐的刑罰,通常用來形容人喪失人性的可怕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馬分屍》的拆分部首是馬(馬部首),拆分筆畫是五。

來源和繁體

《五馬分屍》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二十年》中。故事中描述了晉國大夫秦桓叛變的細節,他被五馬分屍的刑罰所懲罰。由于這個故事非常殘忍,成為後來形容喪失人性的行為的代名詞。

在繁體字中,《五馬分屍》的寫法是《五馬分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曆史記載,古時候《馬》字的上方有一橫,表示馬的腦袋和鬃毛。而《屍》字則用較為詳細的方式描繪了屍體的形狀。

例句

1. 這個罪犯犯下了兇殘的罪行,應該用《五馬分屍》讓他受到應有的懲罰。

2. 這個惡棍被發現犯下了十分殘忍的行為,社會上一片聲讨,要求對他實行《五馬分屍》的刑罰。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馬蜂、馬蹄、馬車、馬腳、馬達。

近義詞:分屍、分剖、碎屍。

反義詞:莊重、人道、慈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