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克伐的意思、克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克伐的解釋

(1).攻打,讨伐。《後漢書·章帝紀》:“克伐 鬼方 ,開道 西域 。威靈廣被,無思不服。”

(2).損害。《鏡花緣》第六一回:“可惜這兩宗美品,世人不知,視為棄物;反用無益之苦茗,聽其克伐。”

(3).中醫學名詞。指使用性峻傷元的攻破消導藥物。《醫宗金鑒·内治雜證法·脅肋脹痛》:“若行克伐,則虛者益虛,滞者益滞,禍不旋踵矣。”


(1).征服;克服。 晉 王嘉 《拾遺記·周》:“ 武王 資聖智而剋伐,觀天命以行誅。”

(2).中醫采用的驅除、攻逐等治療方法,稍過即傷元氣,因有“剋伐”之稱。 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四》:“譬如有人病積痞者,無不劑而救之之理,即使驟畏剋伐,亦必漸次破除其壘塊,盪滌其腸胃,而後徐養之以和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克伐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其釋義可從字源和典籍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本義解析 "克"在《說文解字》中訓為"肩也",本指肩負重任,後引申出"戰勝、攻克"之意;"伐"甲骨文象以戈斬首之形,《爾雅·釋诂》注"擊刺也",指軍事征讨。二字連用最早見于《尚書·泰誓》"克伐殷商",指通過武力征服完成王朝更替。

二、引申脈絡

  1. 五行生克說:漢代《白虎通義·五行篇》将克伐納入陰陽五行體系,提出"金克木,木克土"的相克規律,體現事物間的制約關系
  2. 中醫病理觀: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載"克伐太過則傷正氣",指過度使用攻邪藥物導緻正氣受損的治法禁忌
  3. 人格特質喻指:清代《日知錄》卷七以"性多克伐"形容性格剛愎,含貶義色彩

三、現代語義 《現代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将克伐歸納為:①征讨消滅,如"克伐異己";②中醫指攻逐邪氣的療法;③形容性格強勢霸道。該詞多用于書面語,日常語境中常被"攻克""壓制"等詞替代。

網絡擴展解釋

“克伐”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攻打、讨伐
    指通過武力征服或征讨,常見于曆史文獻。如《後漢書·章帝紀》記載:“克伐鬼方,開道西域”,描述了古代軍事行動。

  2. 損害
    指對事物或人體的傷害。例如《鏡花緣》提到:“反用無益之苦茗,聽其克伐”,比喻不當使用導緻損害。

  3. 中醫術語
    指使用藥性峻烈、可能損傷元氣的攻破消導類藥物治療疾病。中醫經典《醫宗金鑒》警示:“若行克伐,則虛者益虛,滞者益滞”,強調需謹慎用藥。

二、其他釋義(存争議)

部分低權威來源提到“征服、克服”等含義(如、6),但缺乏權威文獻佐證,可能為引申或誤讀,建議以核心釋義為主。

三、使用注意

建議參考權威典籍(如《後漢書》《醫宗金鑒》)及詞典(如漢典)以獲取精準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白裌筆傑避丸藏怒宿怨層層加碼侪匹鬯然谄冒宸象徹貧尺牍撮口呼電離度滴緑湩酪東麓墳記附驿攻心咕咚固濟過采杭越洪細黃麻甲長獎懲绛脣剪柳澆頭謹攝就理客中苦疾爛腸老骥伏枥吏榦漫遊生物謀虹逆捍痞隔拼音文字皮褥子破沒齊犧碶閘衢關視界市斤似...非...死肌條品通變達權拖繡毬完身惟塵威風掃地五衢蟹饆饠玺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