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玺诰的意思、玺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玺诰的解釋

诏令的一種。用以授官或加封。 唐 劉知幾 《史通·載文》:“是以每發璽誥,下綸言,申惻隱之渥恩,敍憂勤之至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玺诰是由"玺"與"诰"組成的複合詞,其詞義可從字源與曆史文獻兩個維度解析:

一、字源構成 "玺"本義為帝王印信,《說文解字》釋作"王者印也",特指秦漢以後專屬于天子的玉質印章。據《漢語大詞典》記載,玺作為皇權象征物,其形制自秦始皇始定為螭虎紐白玉,曆代沿襲成為定制。

"诰"指帝王頒布的正式文書,《辭源》釋義為"上告下曰诰",原為《尚書》六體之一,至唐宋演變為皇帝封贈官員的專用文書體裁,明代發展為诰命制度。

二、曆史語義 組合詞"玺诰"特指加蓋皇帝玉玺的官方诏令文書。明代典章制度中,凡五品以上官員的封贈文書,均需經中書舍人謄寫後用寶玺钤蓋,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玺诰文件。據《明史·職官志》記載,這類文書在嘉靖年間形成"诰敕房"專管制度,其格式包含制诰之寶、廣運之寶等不同印鑒組合。

該詞在清初文獻中仍見使用,如《清實錄》順治朝卷載有"頒給諸王玺诰"的記載,但隨清廷文書制度改革逐漸被"聖旨""上谕"等稱謂取代。現代漢語中屬于曆史詞彙,主要用于研究古代文書制度或宮廷禮儀的學術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玺诰”是古代帝王用于授官或加封的诏令類文書,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玺诰”指帝王頒布的诏令,主要用于官職任命或封賞爵位,屬于官方正式文告的一種。例如唐代史學家劉知幾在《史通·載文》中提到,帝王通過玺诰“申恻隱之渥恩,敍憂勤之至意”,即表達對臣子的恩惠與勉勵。

2.單字拆解

3.曆史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如劉知幾《史通·載文》中記載:“每發玺诰,下綸言”,表明其與“綸言”(帝王诏令)并列使用,凸顯其權威性。

4.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帝王對臣子的正式任命或加封,例如授予官職、冊封爵位等場合,屬于禮儀性較強的官方文書。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書類型或具體曆史案例,可參考《史通》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倉卒之際谶詞誠敬仇人相見,分外眼睜船梯春試脆化電虹電視塔反法同盟番樂肥分風襟腐剿高業栱桷管子郭汾陽聒叫旱湛徽嫿混吣江服疾笃經院金瓯酒舫唧啧巨虛開墾空中書寬典魁卓禮帽靈明魯男子麥罷悶騰騰面面相窺眄視指使謬登鵬鲲璞沈奇道情和輕舉絶俗輕脫頃襄晴燠阙蠹僧伽胝傻不楞登施發壽樂隨機存取存儲器逃難瓦盎枉攘威柄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