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老骥伏枥的意思、老骥伏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老骥伏枥的解釋

[able men tied down to a routine post;ambition survives even in old age like the old steed in the stable that still wants to gallop a thousand li ]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烈士:有志功業的人)比喻年已老但雄心壯志不減當年。

骥:良馬,千裡馬;枥:馬槽,養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

例句:

他晚年仍在科研工作上努力鑽研;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詳細解釋

三國 魏 曹操 《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後常以喻有志之士雖年老而仍有雄心壯志。 宋 陸遊 《聞虜亂有感》詩:“羞為老驥伏櫪悲,寧作枯魚過河泣。” 宋 陸遊 《與何蜀州啟》:“老驥伏櫪,雖未歇於壯心;逆風撐船,終不離於舊處。”

詞語分解

詞條貢獻者:13684127101

網絡擴展解釋

“老骥伏枥”是一個漢語成語,常用于形容人雖年老但仍有遠大志向和進取精神。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背景


近義詞與反義詞


用法與示例

  1. 語法功能:作謂語、定語或分句,含褒義。
    • 例:“他退休後仍投身公益,可謂老骥伏枥。”
  2. 適用場景:多用于贊揚老年人保持積極心态或持續奮鬥的事例。

文化意義

如需更多例句或延伸知識,可參考相關典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老骥伏枥

《老骥伏枥》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年邁的人依然能夠鬥志昂揚,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活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老(⺹口)- 骥(馬口木)- 伏(人口亻)- 枥(木虍木)。

來源:《老骥伏枥》出自晉朝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的一句話:“斬木為兵,以敵敗軍,多所傷恤。夫起見者,或系一響之故,或流涕之中,至于珪璧,非所謂栖遲老骥伏枥之乎?粟矣三長,麥矣二蓄,何患學尚不藉?”成語中的“老骥伏枥”形象地描繪了壯年時的馬兒伏在馬棚中休息的場景,比喻年邁的人依然保有強烈的鬥志和強大的能力。

繁體:老驥伏櫪。

古時漢字寫法:古代的寫法為:老駒伏棘。

例句:他年過七旬,卻依然充滿活力,真是老骥伏枥,令人敬佩。

組詞:老當益壯、骥子龍文、伏龍芝麻、枥木遺臭。

近義詞:壯志淩雲、奮發圖強、不屈不撓。

反義詞:朽木不折、虎頭蛇尾、無所作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