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齊犧的意思、齊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齊犧的解釋

古代諸侯締結盟約時用作祭品的純色牲畜。《左傳·昭公十三年》:“ 晉 禮主盟,懼有不治,奉承齊犧而布諸君,求終事也。” 杜預 注:“齊犧,齊盟之犧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齊犧”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主要與祭祀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核心含義
    “齊犧”指古代諸侯締結盟約時使用的純色牲畜祭品。其中:

    • “齊”指盟約(“齊盟”),即共同盟誓;
    • “犧”指毛色純正且體全的祭祀用牲。
  2. 文獻依據
    《左傳·昭公十三年》記載:“晉禮主盟,懼有不治,奉承齊犧而布諸君。” 杜預注釋:“齊犧,齊盟之犧牲。”,說明該詞用于描述諸侯會盟時的儀式性祭品。

  3. 補充說明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齊犧”解釋為“共同犧牲”,但此說法缺乏權威典籍支持,可能是對詞義的引申或誤讀。原始含義始終圍繞祭祀場景展開。

擴展知識點

建議關注《左傳》《周禮》等文獻,深入了解古代盟誓禮儀的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齊犧

齊犧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意為“合并獻祭”。現在我們來逐一解析這個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首先,我們拆分詞語的部首。齊的部首是齊部,而犧的部首是牛部。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筆畫。齊共有十畫,犧共有11畫。

來源和繁體

齊犧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禮儀文化。在古代,人們在舉行大型祭祀儀式時,經常需要合并獻祭多個牲畜。因此,齊犧成為了表示這種合并獻祭活動的詞語。在繁體字中,齊犧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齊犧的寫法有所不同。齊的古代寫法是“斉”,而犧的古代寫法是“豨”。這種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再使用,但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古代文獻和古代銘文來了解古代的漢字寫法。

例句

下面是一些使用齊犧這個詞語的例句:

1. 在古代,合并獻祭多個牲畜被稱為齊犧。

2. 今天我們要舉行一場隆重的齊犧儀式。

3. 他們為了祈求豐收,特地斬殺了數十隻牛進行齊犧。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齊犧可以組成其他詞語,例如齊備、齊整、犧牲。而與齊犧意思相近的詞語包括合祭、群祭、大祭。反義詞的選擇取決于使用的語境,因為“合并獻祭”并沒有一個固定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