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撮口呼的意思、撮口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撮口呼的解釋

音韻學上四呼之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撮口呼是漢語音韻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指韻母中主要元音或介音為舌面前高圓唇元音[y](即拼音中的“ü”)的發音類别。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發音特征

  1. 核心定義

    撮口呼指以舌面前高圓唇元音[y](ü)作為韻頭或韻腹的韻母。發音時雙唇需向前突出并攏成圓形,同時舌面前部向硬腭擡起,形成獨特的圓唇音特征。例如“女”(nǚ)、“綠”(lǜ)中的韻母均屬此類。

  2. 發音方法

    發音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 舌位:舌面前部靠近硬腭(與“i”相同)
    • 唇形:雙唇圓攏(與“u”相同)
    • 氣流:聲道無阻礙

      這種結合使[y]成為兼具“i”的舌位與“u”的唇形的獨特元音。

二、拼音系統中的表現

  1. 韻母構成

    撮口呼包含以下四類:

    • 單韻母:ü(如“魚”yú)
    • 複韻母:üe(如“月”yuè)
    • 鼻韻母:ün(如“雲”yún)、üan(如“元”yuán)

      注:根據《漢語拼音方案》,ü在j/q/x/y後省略兩點,但音值不變

  2. 聲母配合規律

    撮口呼僅能與舌面音(j/q/x)、舌尖中音(n/l)及零聲母結合,不與唇齒音(f)、舌根音(g/k/h)等搭配,體現漢語聲韻配合的系統性。

三、音韻學意義

  1. 四呼分類的核心

    作為傳統“四呼”(開、齊、合、撮)之一,撮口呼與開口呼(無介音/i/u)、齊齒呼(i介音)、合口呼(u介音)共同構成漢語韻母系統的基本架構,是分析音節結構的重要依據。

  2. 方言辨音功能

    在官話區(如北京話)保留撮口呼的方言中,“魚≠姨”、“綠≠路”等對立現象是判斷方言分區的重要标志,而部分南方方言(如閩語)則無此音類。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王理嘉.《語音學教程》.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2.
  3. 全國人大.《漢語拼音方案》, 1958年頒布.
  4. 黃伯榮, 廖序東.《現代漢語》(增訂六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5. 袁家骅.《漢語方言概要》(第二版). 語文出版社, 2001.

網絡擴展解釋

撮口呼是音韻學中的核心概念,屬于傳統“四呼”分類之一,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韻頭或韻腹為ü的韻母結構,發音時雙唇需向前聚攏成小圓形。例如“jū(居)”“quān(圈)”中的ü均屬于撮口呼。

二、發音特征

  1. 唇形:雙唇收縮呈圓形,但開口度小于合口呼。
  2. 舌位:舌尖抵住下齒背,舌面前部隆起接近硬腭前部。

三、應用場景

四、曆史演變 清代學者潘耒在《類音》中首次明确“四呼”概念,指出撮口呼需“蹙唇成聲”,現代音韻學繼承并發展了該理論。

别人正在浏覽...

長生久視撤案稠疊酬功給效楚弦毳幕大恭當梁饤坐男坻頹冬服朵廊飯粝茹蔬風肉風霆風味高才絕學鬲要攻盜苟冒歸師河目龜文橫絶幻杳奸慮桀骜自恃練花龍矩龍宅鸾墀羉罿鸾回鳳翥論吐名倡摩睺羅伽拿法難阸黏空暖室漚鹭排疊傾圮閏年散流山脅審察生死關頭世祚受材手旗嘶韻素芝天男望橹彎跧魏家窩窩凹凹掀動香蠟諧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