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督促耕作。 明 宋儒醇 《暫寓居巢複徙濡須塢》詩:“故人具舟檝,迎我開精廬。我欣往從之,課耕兼課書。”
“課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基本釋義
“課耕”指督促耕作,強調對農業生産的監督或管理。該詞由“課”(有考核、督促之意)和“耕”(代指農事活動)組合而成,體現古代對農耕的重視。
拼音與結構
出處與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宋儒醇的詩作《暫寓居巢複徙濡須塢》:“故人具舟檝,迎我開精廬。我欣往從之,課耕兼課書”。詩句中“課耕”與“課書”并列,體現作者對農耕與讀書的雙重關注。
相關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成語(如“循名課實”“日程月課”)或詩詞引用,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課耕(kè gēng),指的是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的田地管理工作。它涵蓋了犁耕、松土、耙地、除草等農事活動,旨在為植物提供健康的生長環境。
課耕的“課”字,部首為讠,共4畫。其中,上部分為讠(讀音“讠”,表示言語相關的意思),下部分為果(讀音“瓜”,表示農業相關的意思)。耕的“耕”字,部首為耒,共6畫。
課耕的繁體字為「課耕」。在繁體字中,課的“讠”部分通常會寫成「言」,而耕的“耒”部分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課”字的“讠”部分寫作“言”,而“耕”字的“耒”部分寫作“”.
1. 春天到了,農民們開始集體課耕,為新一季的農作物做好準備。
2. 這塊土地已經荒廢多年了,需要課耕來改善土壤質量。
1. 種植:農作物的課耕是為了提供良好的種植條件。
2. 耕作:農民們利用農具進行耕作,提高土地利用率。
3. 幹農活:農民每天都要起早貪黑地幹農活,其中包括課耕。
耕作、農耕、農田管理。
荒廢、荒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