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柯幹的意思、柯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柯幹的解釋

亦作“ 柯榦 ”。枝幹。 宋 洪邁 《夷堅甲志·柳将軍》:“廟庭有杉一株,柯幹極大,蔽蔭甚廣。” 元 陳樵 《雙柏》詩:“亭亭山上柏,柯榦如青銅。” 清 黃景仁 《詠懷》:“桂樹生空山,柯榦何連蜷。” 清 譚獻 《<明詩錄>序》:“ 吳嘉紀 表布粟之文章, 杜濬 、 彭孫貽 鬱松檜之柯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柯幹(kē gàn)是漢語中的合成詞,其含義可從單字本義及組合用法兩方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柯:本義為“斧柄”,後引申指樹木的枝條。《說文解字》釋作“斧柄也,從木可聲”,《詩經·豳風·伐柯》中“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即用此本義。
  2. 幹:原指樹幹,《廣韻》注“幹,本也”,後擴展為事物的主體部分,如《淮南子·主術訓》載“枝不得大于幹”。

二、組合釋義 “柯幹”合用最早見于典籍描述樹木形态,特指枝與幹構成的整體,如《宋書·朱百年傳》載“室側有柞樹,柯幹甚大”,強調樹木枝幹粗壯茂盛的特征。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文學語境,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樹木的枝和幹,比喻事物的主體結構”。

三、引申與用例 古典文獻中,“柯幹”常被賦予文化意象。如《全唐詩》中李峤《松》詩“歲寒終不改,勁節幸君知”以松柯比喻堅貞品格,清代《廣群芳譜》收錄植物條目時亦多次引用該詞描述樹木形态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柯幹”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文學引用

該詞在古典文獻中常見,如:

  1. 元代陳樵《雙柏》詩:“亭亭山上柏,柯榦如青銅”,以青銅比喻柏樹枝幹的蒼勁。
  2. 清代黃景仁《詠懷》中“柯榦何連蜷”,描繪桂樹枝幹盤曲的姿态。

三、其他需注意的釋義

部分資料提到“柯幹”可能指人名(如浙江省台州醫院的中醫師),但此用法與詞語本義無關,需根據上下文區分。

四、總結

“柯幹”主要用于文學場景,強調樹木枝幹的形态特征。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夷堅甲志》《漢語大詞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編檢并肩禀庾不讐長椎蟬子踟蹰不前牀笫澹足打退德厚流光頂針續麻番校飛昂匪夷覆醬負薪甘蔗高骞高強過所箍眼河伯僵李代桃殲良街鎮酒刺橘核開詞量材煉真冒貨毛詩木野狐排沮屏擋起號啓母石青傷屈法冗膚軟絆潤改散衍施振殊奇探頭探腦滔瀁天維外手畏咎文備無算樂五羊城五夜憲防閑迳綫穗子跣跳宵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