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柯干的意思、柯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柯干的解释

亦作“ 柯榦 ”。枝干。 宋 洪迈 《夷坚甲志·柳将军》:“庙庭有杉一株,柯干极大,蔽荫甚广。” 元 陈樵 《双柏》诗:“亭亭山上柏,柯榦如青铜。” 清 黄景仁 《咏怀》:“桂树生空山,柯榦何连蜷。” 清 谭献 《<明诗录>序》:“ 吴嘉纪 表布粟之文章, 杜濬 、 彭孙貽 鬱松檜之柯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柯干(kē gàn)是汉语中的合成词,其含义可从单字本义及组合用法两方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

  1. 柯:本义为“斧柄”,后引申指树木的枝条。《说文解字》释作“斧柄也,从木可声”,《诗经·豳风·伐柯》中“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即用此本义。
  2. 干:原指树干,《广韵》注“干,本也”,后扩展为事物的主体部分,如《淮南子·主术训》载“枝不得大于干”。

二、组合释义 “柯干”合用最早见于典籍描述树木形态,特指枝与干构成的整体,如《宋书·朱百年传》载“室侧有柞树,柯干甚大”,强调树木枝干粗壮茂盛的特征。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文学语境,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树木的枝和干,比喻事物的主体结构”。

三、引申与用例 古典文献中,“柯干”常被赋予文化意象。如《全唐诗》中李峤《松》诗“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以松柯比喻坚贞品格,清代《广群芳谱》收录植物条目时亦多次引用该词描述树木形态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柯干”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文学引用

该词在古典文献中常见,如:

  1. 元代陈樵《双柏》诗:“亭亭山上柏,柯榦如青铜”,以青铜比喻柏树枝干的苍劲。
  2. 清代黄景仁《咏怀》中“柯榦何连蜷”,描绘桂树枝干盘曲的姿态。

三、其他需注意的释义

部分资料提到“柯干”可能指人名(如浙江省台州医院的中医师),但此用法与词语本义无关,需根据上下文区分。

四、总结

“柯干”主要用于文学场景,强调树木枝干的形态特征。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夷坚甲志》《汉语大词典》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蚌壳巢笙抽考弹棊点检东宛蠹书客反讽分部扶架頫盼鼓子花横玉鸿天黄毵毵毁削建国脚花豭豚胛肢窝巾车之恩觐对镜花缘惊客京丘浸浔九城辑印钧座坎儿路抗丁坑家败业廪蓄排雷泼鬼头清剿轻权穹圆奇情气势汹汹七月半曲锡任达软脂酸山峊畲耕深思事款水关殊色死灰槁木嗣守苏娘痰迷心窍通中枕头兜头一无二汪坑无筭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