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ide by side;shoulder to shoulder;abreast]
(2) 肩并肩地挨着
吾與汝并肩攜手。——清· 林覺民《與妻書》
(3) 比喻團結合作,行動一緻
(1).并肩。 王西彥 《病人》:“當我們并肩在小街盡頭的小丘旁邊坐下來時,他的激情還沒有過去。” 袁靜 《伏虎記》第一回:“﹝他們﹞一面談着,一面并肩走着。”參見“ 并肩 ”。
(2).比喻行動一緻,共同努力。 魏巍 《東方》第二部第一章:“我相信,時間不會很長,我們就會在一起并肩作戰。戰局一定會扭過來的!”
併肩:比肩;并列。比喻行動一緻。《漢書·田儋傳》:“ 橫 始與 漢王 俱南面稱孤,今 漢王 為天子,而 橫 乃為亡虜,北面事之,其媿固已甚矣。又吾亨人之兄,與其弟併肩而事主,縱彼畏天子之詔,不敢動搖,我燭不媿於心乎?”《後漢書·馬援傳》:“今者歸老,更欲低頭與小兒曹共槽櫪而食,併肩側身於怨家之朝乎?”
並肩:1.肩挨着肩。 宋 向子諲 《鹧鸪天》詞:“垂玉筯,下香階,并肩小語更兜鞋。”《金6*瓶6*梅詞話》第二七回:“兩人并肩而行。” 清 沉複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合卺後,并肩夜膳。”并,現寫作“并”。 艾青 《烏珠穆沁馬》詩:“現在獵人聚精會神,和那匹馬并肩前進,他伸出了套馬杆子,想把馬頭一下套進。”
(2).同列。《史記·田儋列傳》:“且吾亨人之兄,與其弟并肩而事其主,縱彼畏天子之詔,不敢動我,我獨不愧於心乎?”《後漢書·隗嚣傳》:“今俊乂并會,羽翮并肩, 望 無耆耉之德,而猥託賓客之上,誠自愧也。”《南史·恩倖傳·陸驗》:“鳴珮珥貂,并肩英彥。”
(3).同等。 明 劉基 《楚人伐鄭公子遂會晉人》:“至于來聘之役,遂進 楚 而稱子,以蠻 荊 之得 齊 晉 并肩,自此始也。”《紅樓夢》第四六回:“過一年半載,生個一男一女,你就和我并肩了。”
(4).比喻同時。 唐 柳宗元 《<楊評事文集>後序》:“雖古文雅之盛世,不能并肩而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并肩漢語 快速查詢。
“并肩”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指兩人或多人并排站立或行走,身體位置緊鄰。例如:
表示事物或人在地位、水平上相當,常用于否定句強調差異。例如:
強調團隊合作或夥伴關系,常用于形容共同奮鬥或完成目标。例如:
“比肩而事”等成語也含類似協作含義(),但側重共事關系。使用時可結合語境選擇具體釋義,如描述親密關系用第一層,強調合作則用第三層。
《并肩》是指兩個或多個人站在一起,肩并肩地站在一起,象征着團結、合作和奮鬥。
《并肩》的拆分部首是“⺼”和“月”,它們分别代表着“肉”和“肩”。它的總筆畫數是11畫。
《并肩》這個詞源自于古代漢語,是由兩個漢字組合而成的。它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描述人們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場景。
繁體字“並肩”是《并肩》的繁體版本。
在古代,字形與現代有所不同,可以寫作“併肩”。但詞義和現代一樣,用來表達人們共同奮鬥、團結一心的意思。
1. 我們要緊密團結,共同并肩奮鬥,實現我們的目标。
2. 面對困難,大家要攜手并肩,共同戰勝困難。
團結并肩、合作并肩、齊心并肩
同心協力、和諧共處、互助合作
矛盾對立、分道揚镳、各自為政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