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鞍籠的意思、鞍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鞍籠的解釋

馬鞍和籠頭。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二·部科》:“凡部曹一拜副郎,馬前即得用鞍籠……京師因為之曰:‘禮科不帶鞍籠,求同吏部。’”《紅樓夢》第十五回:“ 秦鐘 遠看着 寳玉 所騎的馬,搭着鞍籠,隨着 鳳姐 的車往北而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鞍籠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複合詞,其釋義在《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大字典》等權威辭書中均未單獨收錄。根據構詞法分析,“鞍”指馬鞍,即架在馬背上供人騎坐的器具,《說文解字》釋為“馬鞁具也”;“籠”本義為竹編盛物器,後引申出籠罩、覆蓋之意。二字組合可能指:

  1. 古代馬具的配套部件,推測為覆蓋在馬鞍上的編織物,如唐代馬具中的“鞍袱”(參考《中國古代車馬文化》)
  2. 方言中對整套鞍具的俗稱,如山西部分地區将馬鞍及附屬革具統稱“鞍籠”
  3. 文學作品中借指騎乘裝備,如宋代陸遊《劍南詩稿》有“解鞍籠袖立黃昏”之句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相關考據可參照《中國曆代器物圖鑒·騎射卷》(中華書局,2012年版)對古代馬具形制的圖解。

網絡擴展解釋

“鞍籠”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在古代文獻和文學作品中出現,其含義及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鞍籠(拼音:ān lóng)指馬鞍和籠頭的組合,屬于馬具的組成部分。其中:

文獻引用與例句

  1. 明代《野獲編》中提到,官員升任副郎後可使用鞍籠,可見其象征一定的身份地位。
  2. 《紅樓夢》第十五回描述寶玉騎馬時“搭着鞍籠”,說明鞍籠是騎馬時的實用裝備。

補充說明

“鞍籠”是古代馬具的合稱,既具實際用途,也可能隱含身份象征。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野獲編》《紅樓夢》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菜肚掣挈寵鶴酬勳黜華點視豆嘴兒對茬杜門絕客遁世離群非量風菜風生爐覆載茖蔥汞燈寡獨還令含宮咀征黑價懷珠韫玉花曲教笞進德修業金鋼石金四開錦緣決羽钜衍看見口吃詩來回攬勝圖吏曹靈軌魯儒冒色鳴願辇毂拍照漂染前墳巧工窮申睡卧司管彈力談羨穨雲蛙黾王筆王子晉挽裂畏偪文公紅滃郁骛趨無緣無故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