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鶴的意思、寵鶴的詳細解釋
寵鶴的解釋
春秋 時, 衛懿公 喜歡養鶴,外出時連鶴也乘軒。當要和敵人打仗時,兵士們說,平日待鶴那麼好,叫鶴去打吧! 衛國 終于被滅。事見《左傳·闵公二年》。後以“寵鶴”比喻受帝王寵愛濫居祿位者。 唐 高適 《贈别王十七管記》詩:“遙飛絶 漢 書,已築 長安 第。畫龍俱在 葉 ,寵鶴先居 衛 。” 唐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受命邊沙遠,歸來禦席同。軒墀曾寵鶴,畋獵舊非熊。”
詞語分解
- 寵的解釋 寵 (寵) ǒ 愛:寵愛。寵兒。寵信。寵幸。得寵。失寵。争寵。 縱容,偏愛:别把孩子寵壞了。 妾:納寵。 推崇:尊寵。 辱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 鶴的解釋 鶴 (鶴) è 鳥類的一屬,全身白色或灰色,生活在水邊,吃魚、昆蟲或植物:鶴立。鶴發(?)。鶴壽。鶴駕。鶴長凫短。 筆畫數:; 部首:鳥;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寵鶴”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語,其含義與春秋時期衛懿公的典故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典故來源
“寵鶴”出自《左傳·闵公二年》。衛懿公(衛國國君)極度喜愛養鶴,甚至讓鶴乘坐貴族專用的“軒車”,給予超規格待遇。當外敵入侵時,士兵因不滿國君厚待鶴而忽視民生,憤言“何不派鶴去作戰”,最終衛國戰敗滅亡。這一事件成為“寵鶴”的典故背景。
二、核心含義
比喻受帝王寵信卻無實際才能、濫居高位的人,強調因過度偏愛導緻用人不當的弊端。
三、文學引用
唐代詩人作品中常以此典暗喻時政:
- 高適《贈别王十七管記》:“寵鶴先居衛”;
- 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亦化用此典。
四、其他解釋
部分現代資料(如、10)将“寵鶴”引申為“過度溺愛某人”,但此用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撐,可能為衍生義或誤讀,需結合語境判斷。
附:相關衍生詞彙
同源典故包括“乘軒衛鶴”“軒鶴”等,均指向同一曆史事件。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寵鶴》一詞的意思
“寵鶴”是指對鶴類動物的喜愛和寵愛。鶴作為一種神秘、高貴的鳥類,往往被人們視為吉祥的象征,因此,“寵鶴”一詞多用來形容人們對鶴的喜愛和鐘愛之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寵鶴”的拆分部首是宀(宀字旁)和鳥(鳥字頭),其中“宀”表示室内的意思,而“鳥”則表示鳥類。整個詞共有十四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寵鶴》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化中對鶴的特殊敬重和喜愛。因鶴形象高雅,有着長壽、純潔、祥瑞的象征意義,所以很多人喜歡養鶴,将其視為靈氣十足的佳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常常把養鶴作為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
關于繁體字的寫法,它的繁體字形貌為「寵鶴」。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寵鶴”一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 它使用了“寵”字來表示“寵愛”,而“鶴”字則寫作“鶴”。古人們通過這種寫法表達了對鶴的喜愛之情。
例句
1. 他十分喜歡養鶴,每天都會親自給寵鶴喂食。
組詞
與“寵鶴”相關的組詞包括:
- 寵愛
- 養鶴
- 鶴舞
- 鶴發童顔
近義詞
與“寵鶴”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 寵愛鳥類
- 愛養鳥
- 珍視鶴
反義詞
與“寵鶴”意思相反的詞語可以是:
- 厭惡鶴類
- 忽視鶴鳥的存在
- 讨厭養鶴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